高中历史课件 民主政治的扩展.ppt
1871·德意志帝国建立威廉一世俾斯麦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铁血政策铁血宰相俾斯麦“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1、前提: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二.脆弱的民主—德意志民主政治的确立2、确立: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联邦制:1871年宪法1)内容:?
君主立宪政体皇帝: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统帅军队,权力巨大宰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帝国议会权力小,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审批法律;帝国议会权力较小,由普选产生君主的权力非常大不完善的代议制1、前提: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二.脆弱的民主—德意志民主政治的确立2、确立:?联邦制:1781年宪法1)内容:?君主立宪政体:?帝国性质: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法兰西的贵宾李鸿章总督,中国的特别使者》在《马关条约》签订之时,被刺杀的李鸿章痛定思痛,以七十多岁的高龄抬棺入法,开展了为期21天的共和之行,以拯救垂垂老矣的大清朝。1896年7月13日,李鸿章抵达法国巴黎,7月14日,法国共和纪念日,李鸿章这位来自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的官僚却受到了法兰西公民们(不是“臣民”)的热烈欢迎。听着嘹亮的《马赛曲》,李鸿章感受到了法国的革命热情。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课标要求法国国旗法国国旗从左到右由蓝、白、红三个垂直长方形组成。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在启蒙思想指引下,法国仁人志士对民主共和孜孜以求,历经数十年不懈斗争,终于将法国建成一个民主共和国。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保皇与共和的较量(震荡中的法国)1)1789年以来法国政局的变化: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七月王朝1830-1848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建立法国大革命爆发1789反复、艰难的过程法国近代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革命;共和制与君主制进行了长期曲折的斗争,最终确立其民主共和制。1、共和与保皇的争斗(震荡中的法国)2)1789年以来法国政治局势的基本特点①政局动荡不安、党派林立;②执政者变换频繁;③政治运动和人民斗争此起彼伏,斗争激烈。3)1789年以来近百年法国政治斗争的焦点共和与帝制的政体形式之争。(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关于政体形式的争斗)2、“一票共和”:1875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一票多数”赢得共和制说明了什么?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保皇与共和的较量(震荡中的法国)问题探究谈谈你对“一票共和”的理解?◎保皇势力的强大◎是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法国走上共和道路的艰难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保皇与共和的较量(震荡中的法国)2、“一票共和”:1875年国民议会:共和派击败保皇派3、共和政体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内容①行政权(总统)任职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一切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②立法权(议会)间接选举,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内阁对参议院负责普选产生,权利很小,可提出通过法案,但受到参议院和总统的控制参议院:众议院:负责选出③定《马赛曲》为法国国歌,7月14日法国国庆日,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阻断保皇派复辟道路)。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议会制民主共和制2)1875年宪法的评价①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帝制的道路,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进步性:它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法国的共和政体并没有得到巩固(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继续进行长期的斗争)。局限性:②是工业革命完成后的必然结果,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前提:德意志的统一资本主义经济基本连成一体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9世纪中期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