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引领教师成长共谱生命新章.doc

发布:2017-01-09约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引领教师成长 共谱生命新章 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 于溟慧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更是一个事业者的生命历程。在生命的视野下,引领成为教师成长的基本线索,其成长的时空、内容和形式成为基本的度量。 ————题记 几年前,我曾对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过分析,发现诸多无奈的现象: 专业:事务多读书少 盲目多反思少 机械多创新少 功利多奠基少 心态:浮燥多沉静少 自我多集体少 倦怠多幸福少 不满多赞扬少 尤其是当教师队伍的年龄到了30—40岁之间这个看似成熟的年龄段,少了青年人的如饥似渴的朝气蓬勃,认为自己是过来人了;又少了事业成就的抱负动力,觉得自己也达不到那样的高峰。所以,在这个中间阶段就变得平庸起来。在《人民教育》上读过刘良华老师的一段话“有些教师太忙了,忙得几乎没有自己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少时,教师就变成了一个‘行者’,变成一个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过日子的人。等到要退休了,教师才发现自己为别人活了一辈子。” 当时我结合在北师大参加的校长培训和寒假读的李希贵的《学生第二》的收获与启示,给全校做了一个《寻求支点,拒绝平庸》的讲座,应该说给老师们带来了一些触动。 老鹰的故事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 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嘴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开始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 这是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嘴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嘴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嘴把指甲一根根的拔出来。当新的指甲出来后,它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5个月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它重新得到30年的岁月! ? 有人说在一个组织里:人才15% 人在80% 人灾5% 我当时看到这个比例算了一下:我校60人,那么应该人才是9个,人在是48个,人灾是3个。但我认为,人灾在我们这样的学校单位里,不存在的。盲目和凡庸的人在占的比例太大,来算算我们的年龄,女同志到五十五,男同志到六十岁,我们都还有二十来年,那么漫长的二十年如果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没有生机的工作,将是痛苦的。也不用多,我们就用退休前的二十年做一件事,一定能做好。 我所说的支点,就是在自己的教学专业中确立一个点,如语文:高效课堂是支点、经典诵读是支点、创新作文是支点。数学:四了课堂、数学日记、数学口算、数学应用题都可以是支点,英语:英语演讲,英语故事。音乐:小器乐。美术:钢笔画、科幻画、版画。体育:软排等等。 在这个支点的点上,深挖洞,挖到别人无法达到的深度。广积粮,积到别人无法聚集的高度。这不就是专家了吗?就用这个点把自己的后半生撬起来。 几年过去了,寻找到自己的支点的老师越来越多,他们在各自的点上的成绩越来越显著:如蔡海萍老师,在“作文”的这个点上,成绩非常突出,她的那一届学生已经毕业了,发表有300多篇作文,一中初一前五名,有三个她的子弟,初中语文老师问“小学语文老师是谁?”当得知中小蔡老师的时候说:“你不愧是蔡老师的弟子!”现在教一年级了,又有了新的支点——儿童诗,这在小学语文的这个领域探索的人很少,半年过去了,我已经在报刊上读到她们班至少五篇发表的小文了。在她的鼓动下,全班建立了博客圈儿,全班总动员全体家长总动员了。我们为她召开了“蔡海萍作文研讨会”《教育时报》报道了她“阅读与作文零脱节”的研究与成长。 程辉老师,在过去两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把“词语意识”当作自己的点,想了很多的办法,学生的词语积累与词语意识形成,非常成功,随便翻开她们班的作文本,用词非常丰富而准确,仅仅上学期,她教的三年级一个班发表作文60多篇,迎头赶上之势,我说:“下一次,为你召开作文研讨会。” 岳丽萍老师,非常好学又谦虚,以前也是,什么都想做,但都不太突出,这两年也找到了自己的点:书法和《班级作文周报》。她学生的书法多次参加各级比赛获奖,她本人参加演讲、参加赛课、办《班级作文周报》,今年被评为了“十大科研标兵”。 还有邬荣栓、司晶两位教务的主任,已经成为了“拟题”专家,对于教材的把握,对于课标的要求,对于试卷的研究非常独到,现在是全校质量的把关人。 张朋新的机器人辅导,那是全省挂了号的,每年都是全省第一名出线,已经8年了,全校找不出第二个人可以超越他。还有李志恒、黄畅春、贾明恩、周遵文、王淑娴带的科幻画、荆冬梅带的软排等,都已经在自己的学科中找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