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SK传输实验报告教程.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16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BPSK传输实验
课程名称: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地点:实验教师:实验类型: EQ \o\ac(□,√) 原理验证
□ 综合设计
□ 自主创新学生姓名:学号/班级:组 号:学 院:同组搭档:专 业:成 绩:
四、实验步骤
测试前检查:首先通过菜单将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调制方式设置成“BPSK传输系统”;用示波器测量TPMZ07测试点的信号,如果有脉冲波形,说明实验系统已正常工作;如果没有脉冲波形,则需按面板上的复位按钮重新对硬件进行初始化。
(一)BPSK调制
1.BPSK调制基带信号眼图观测(以m序列观测眼图)
(1)通过菜单选择不激活“匹配滤波”方式(未打勾),此时基带信号频谱成形滤波器全部放在发送端。以发送时钟(TPM01)作同步,观测发送信号眼图(TPi03)的波形。成形滤波器使用升余弦响应,ɑ=0.4。判断信号观察的效果。
(2)通过菜单选择激活“匹配滤波”方式(打勾),此时系统构成收发匹配滤波最佳接收机,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仔细观察和区别上述两种方式下发送信号眼图(TPi03)的波形。
注:当通过选择菜单激活“匹配滤波”方式时,表示系统按匹配滤波最佳接收机组成,即发射机端和接收机端采用同样的开根号升余弦响应滤波器。当未激活“匹配滤波”方式时,系统为非匹配最佳接收机,整个滤波器滚降特性全部放在发射机端完成,但信道成形滤波器特性不变。
2.Ⅰ路和Q路调制信号的相平面(矢量图)信号观察
(1)测量Ⅰ支路(TPi03)和Q支路信号(TPi04)李沙育(x-y)波形时,应将示波器设置在(x-y)方式,可以从相平面上观察TPi03和TPi04的合成矢量图,其相位矢量图应为0、π两种相位。通过菜单选择在不同的输入码型下进行测量;结合BPSK调制器原理分析测试结果。
全1码
01码 特殊码序列
(2)通过菜单选择“匹配滤波”方式设置,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仔细观察和区别两种方式下矢量图信号。
全1码
01码 特殊码序列
3.BPSK调制信号0/π相位测量
选择输入调制数据为0/1码。用示波器的一路观察已调制信号输出波形(TPK03),并选用该信号作为示波器的同步信号;示波器的另一路连接到调制参考载波上(TPK06/或TPK07),以此信号作为观测的参考信号。仔细调整示波器同步,观察和验证调制载波在数据变化点发生相位0/π翻转。
4.BPSK调制信号包络观察
BPSK调制为非恒包络调制,调制载波信号包络具有明显的过零点。通过本测量让学生熟悉BPSK调制信号的包络特征。
(1)选择0/1码调制输入数据,观测调制载波输出测试点TPK03的信号波形。调整示波器同步,注意观测调制载波的包络变化与基带信号(TPi03)的相互关系。画下测量波形。
(2)用特殊码序列重复上一步实验,并从载波的包络上判断特殊码序列。画下测量波形。
(3)用m序列重复上一步实验,观测载波的包络变化。
(二)BPSK解调
1.接收端解调器眼图信号观测
(1)首先用中频电缆连结KO02和JL02,建立中频自环(自发自收),将解调器相干载波锁相环(PLL)环路跳线开关KL01设置在1_2位置(闭环)。测量解调器I支路眼图信号测试点TPJ05(在A/D模块内)波形,观测时用发时钟TPM01作同步。将接收端与发射端眼图信号TPi03进行比较,观测接收眼图信号有何变化(有噪声)。
(2)观测正交Q支路眼图信号测试点TPJ06(在A/D模块内)波形,比较与TPJ05测试波形有什么不同?根据电路原理图,分析解释其原因。
(3)测试模块中的TPN02测试点为接收端经匹配滤波器之后的眼图信号观测点。通过菜单选择“匹配滤波”方式设置,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解释为什么发端眼图已发生变化,而收端TPN02的眼图没有发生变化(仅电平变化)。
2.接收端I路和Q路解调信号的相平面(矢量图)波形观察
测量I支路(TPJ05)和Q支路信号(TPJ06)李沙育(x-y)波形时,应将示波器设置在(x-y)方式,可从相平面上观察TPJ05和TPJ06的合成矢量图。在解调器锁定时,其相位矢量图应为0、π两种相位。通过菜单选择在不同的输入码型下进行测量;结合BPSK解调器原理分析测试结果。
01码 M序列
特殊码序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