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课程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成语导入,简介扁鹊。
1、课件出示词语: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对症下药、杏林春满
同学们,请看屏幕,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它通常用来形容什么人?(医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神医,他的名字叫扁鹊——板书:扁鹊
请同学们一起伸出手跟老师写一写这个名字,注意“扁”字的下方只有一横,“鹊”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大声读一读。
2、交流扁鹊相关资料:中国古代有四大名医,分别是扁鹊、华佗、李时珍和张仲景,其中扁鹊又是四大名医之首。扁鹊是中医的鼻祖,他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他还治愈了大家认为已经死去的虢国太子,被誉为神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故事就是跟这个神医有关,题目是《扁鹊治病》。(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通读课文,总体感知
扁鹊为谁治病呢?(板书:蔡桓公)会怎么治呢?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141页,自由读课文,读课文前,老师有3个读书要求,请看大屏幕。
出示读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圈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认读生字词:蔡桓公 理睬 骨髓 肠胃 汤药 敷烫 高明 医治 几剂汤药 无能为力
师:看同学们刚才读得这么认真,词语应该是难不倒你们了。谁愿意接受挑战?开火车读。
相机指导学生比较“桓”和“恒”的字形区别,告诉学生对于“肠、汤、烫”三个字要通过偏旁区别,注意“为”的另一个读音。
齐读。
2、师:词语我们已经会读了,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说一说?(出示PPT提示)
指生答。齐读。
三、交流讨论。
1、从刚才同学们归纳的主要内容中,我们知道了扁鹊给蔡桓公看了四次病。看,这是当时扁鹊看病的专用诊笺,可惜没有了当时的记载,需要你们帮助还原当时的情况。课前预习的时候,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对这张表格进行了填写。(大屏幕出示专用诊笺)
扁鹊专用诊笺
诊次:
日期:
病状:
治疗建议:
患者表现: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这张表格,总共有几次诊次?(4次)这是根据蔡桓公的拜见次数来填写的。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表格中要填写的第一栏。也就是诊次第一次,日期是什么?(有一天)从文中哪处句子找到的?(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表格中要求填写的病状就是指生病的症状。那患者蔡桓公的病状是什么呢?(皮肤上有点小病或者皮肤病)文中哪里找到的?(第二自然段中: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你皮肤上有点小病。)医生扁鹊针对患者的这个病状提出的治疗建议是什么?(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文中哪个句子?(第五自然段中: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患者蔡桓公面对医生扁鹊有什么表现或者态度?(自以为是或者认为自己没有病)文中哪里找到的?(第二自然段中: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现在请同学们学着刚才的填写方法,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对预习所填写的内容进行修正,各小组讨论的时候要先画出相关语句做好记号,并把讨论结果汇总在一张表格上。等一下请小组代表拿着汇总的表格到展示台前进行汇报。小组代表汇报的时候注意说好表格内填写的内容后并读一读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
2、各小组讨论交流。
3、师请三小组代表依次汇报,评议。
学生汇报第二次,读到“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时提问:联系上下文,当时蔡桓公心里会想些什么?(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
学生汇报第四次,读到“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时提问:联系上下文,此时扁鹊心里的想法是什么?(蔡桓公的病已经无药可治了,我再请求医治也没用了,还是走吧)
4、扁鹊的诊笺我们已经填完整了,那通过这个诊笺以及刚才在文中找到的相关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对这张表格进行小组讨论,说说从扁鹊的诊笺中发现了什么。提示:可以对表格的每一竖栏进行分析,从扁鹊、蔡桓公以及病情这三个角度去体会感悟。等一下请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5、学生通过诊笺讨论交流。
6、师:你从诊笺上发现了什么?提示学生回答时说:我们从……上看出了……
生1:我从专用诊笺的日期上“有一天”“过了十来天”“ 十来天后”“ 又过了十几天”可以看出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前后不过一个月零几天,蔡桓公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说明病情发展迅速。
生2:我从诊笺治疗建议“在皮肤,能够治好---在皮肉,可以治好----在肠胃,还能治好----在骨髓,只能等死”可看出蔡桓公的病是由轻到重发展的,假如他能及时治疗,一定会很容易便治好。但他发展到最后却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
师:到了最后,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病入膏肓
师相机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