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当前中职校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杭州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DOC

发布:2018-08-16约1.5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当前中职校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摘要:本文就中职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产生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课程改革 存在问题 对策 面对我省新一轮课程改革,各个职业学校正按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理论先导、点上实验、面上推广的工作部署案例调控课程改革的监督、评价机制没有形成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没有形成。往往易使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忽视实效,有时甚至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职业学校投入课程改革的经费。程改革的专项基金保证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是整个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念,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职业教育的活动方式和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的身心成长目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方法,一种是加拿大的DACUM方法另一种是以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Rauner教授为代表的工作任务分析法。DACUM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职业教育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但这种方法本身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一是忽视了人类劳动的整体特性和经验成分;二是缺乏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合方式的理论依据首先,对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把这课程开发方法的理论基础、具体的操作程序等研究清楚,这样有助于我们有效地选择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的课程开发方法。其次,加强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与方法方面的培训,使他们中的优秀者能成为课程开发的专家,引导工人一起进行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对课程中的各种问题最了解,最有发言权,因此教师的课程开发技术与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质量。课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它根据社会与学校的培训目标,规定了一定的应教应学的内容;二是对这些内容进行设计、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笔者认为,课程教材改革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职教的教材编写,要力改陈弊,使编写的教材让学生能看懂、能研习使学生学习后,不只是得到必须的科学知识,而且要获得宝贵的学习研究方法。这样做,从根本上,就是尊重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发挥他们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样还可以使教师在更高、更深入、更全面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使学生有更大收获。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有以下几方面好处:1.教师积极参与2.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3.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4.凸现学校自身特色。 六、课程开发队伍建设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课程改革是艰巨的和复杂的,在改革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许多具体的问题与矛盾课程开发小组人员的组成对保证课程开发质量尤为重要,要选拔本校专业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并有实践经验的与所开发课程有关的双师型专职教师,还要从社会上聘请各行业有经验的现场专家,有特殊需要时,也可以从外校聘请符合要求的教师。所有参加课程开发的人员在工作前要进行与课程开发有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培训。由于课程开发小组的成员是根据所开发的专业岗位需要来选配的,可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组成,不受教研室专业局限性和部门利益限制,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根据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来设计课程,才能真正实现学科交叉和课程融合,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有条件的学校,课程开发人员在课程开发期间最好不承担其他任务,以保证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徐 涵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31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