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单元质量评估含解析.doc
PAGE
9-
单元质量评估(十八)(第十八单元)
(40分钟6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1960—1978年,美国社会从事脑力劳动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百分比由4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变为41.9∶58;西德由30.1∶65.7(1961年)变为45∶53(1975年)。这干脆反映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
A.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推动工厂制度的建立
C.导致社会结构的变更
D.加速了城市化的到来
【解析】选C。题目以社会从事脑力劳动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变更为情境,考查20世纪四五十年头以来科学技术新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这引起了社会就业结构的变更。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其次次工业革命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C正确。
2.20世纪70年头,英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只有1.6%,在西方七个工业大国中排行最末。但从1980年到1988年,英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猛增至5.2%,而同期美国为4%,加拿大为3.6%,意大利为3.5%,日本为3.1%,法国为3.1%,德国仅为2.2%。导致这一变更的重要缘由是()
A.欧洲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B.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推动
C.撒切尔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
D.福利国家制度逐步建立完善
【解析】选B。20世纪70年头以后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滞胀”,各国纷纷削减对国家的经济干预,英国当时是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推行私有化改革,这是英国20世纪80年头经济快速增长的缘由,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欧洲一体化的特点,且材料不只反映出欧洲经济发展,还反映了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故A错误;撒切尔夫人是削减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错误;福利国家制度在20世纪80年头规模渐渐缩小,故D错误。
3.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化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下列言论能体现西方福利制度实质的是()
A.“各自凑钱的聚餐”
B.“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
C.“人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
D.“资本家吃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
【解析】选D。西方福利制度的实质是缩小贫富差距,稳定社会秩序。A、C属于西方福利制度的实施方式,故A、C错误;B属于西方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故B错误;“不得不给工人香肠”体现出缩小贫富差距,稳定社会秩序的实质,故D正确。
4.下表是1947-1988年美国各产业劳动力分布状况。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年份
总就业
人数(万人)
第一产业
其次产业
第三产业
就业人数
(万人)
就业人数
(万人)
就业人数
(万人)
1947
5127.5
1038.2
1554.5
2534.8
1970
8267.7
797.9
2556.4
4913.4
1985
10715.0
411.8
2786.6
7516.6
1988
11496.8
392.2
2892.3
8212.3
A.国家干预经济的趋势加强
B.第一、其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C.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D.“中间阶层”出现使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选B。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反映的是20世纪40-80年头美国就业人口之中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大量增加,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大量下降。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得第一、其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第一、其次产业须要的劳动力数量下降,所以大量的劳动力由第一、其次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故B正确;国家干预经济的趋势,从材料中产业就业结构比例看不出来,故A错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削减了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危急,故C错误;D与材料信息无关,解除。
5.1953—1964年期间,苏联的谷物产量达到年均1.175亿吨,比1945—1953年间的年均产量增长62%。在农业技术改造方面,到1960年初,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农夫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上述结果的取得主要因为
()
A.经济体制的转型B.农业政策的调整
C.垦荒运动的推行 D.经济结构的重建
【解析】选B。材料从三个方面展示了1953—1964年苏联在农业方面的成就,苏联的谷物总产量增加、农业技术已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农夫的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依据所学学问,1953—1964年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上述成果的取得主要是因为农业政策的调整,故选B。
6.1955年,苏共部长会议通过《关于扩大厂长权限》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