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班家长会PPT.ppt

发布:2017-06-17约3.82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各位家长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本次的家长会,你们的到来既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也是对孩子的教育的重视。 本次会议的议程 欣赏孩子在学校的精彩剪影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班级状况 安全 孩子的教育 家园配合 班级情况 孩子在 幼儿园里度过四个多月的时间,在老师的关心和照顾下孩子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大部分的幼儿情绪稳定,能开心的入园。愉快的回家。孩子对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感兴趣,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的参与,少数的幼儿不主动,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的鼓励。我们班的小朋友进餐习惯比较好,在我们老师的鼓励下自己能吃饭,吃完后能主动要求老师添饭,吃饱后能把自己的嘴巴擦干净。 还能主动向老师问好,孩子们这些成 长的表现。当然这与家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 。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良好的习惯——伴其一生,终身受益 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至关重要。 一切教育的基础。 哪些是良好的习惯? 生活习惯、道德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 ——讲究卫生、不挖鼻子、不吃手指、有鼻涕会及时擦掉、能主动刷牙、喝水、洗脸、能按时睡眠、起床、用过的玩具能归位、能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哪些是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道德习惯: ——尊敬长辈、能主动用礼貌用语、爱惜东西;能换位思考,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不无理取闹…… 哪些是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长时间看电视、能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遇到学习困难能坚持到底。学习时能专心认真、不拖拉、不磨蹭…… 请别替孩子成长!送给每一位家长! 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是现在社会最常见的家庭模式。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的爱、爷爷奶奶的爱、姥姥姥爷的爱包围着孩子成长,很多时候都是看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什么都依着孩子。 但是这样真的好吗?我们来看下面一组画面: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中的能干,只要给他们机会! 孩子的成长无人可以替代,只有自己不断体验、不断试错才能收获经验。当大人挡在孩子前面时,孩子失去的是自信心、独立性、责任心、创造性等核心能力长成的机会。我们希望孩子成功,却常常忘记一个事实:家长包办越多,孩子能力会越差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 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的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你老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争做小孝星 培养孩子劳动好习惯   1.别阻止孩子“帮倒忙”   当孩子想要帮大人的忙时,千万别大声阻止孩子,或用玩具、糖果将孩子哄开。因为孩子刚开始学做家务并不是为了减轻家长的劳动,而是出于好奇心。   即使孩子做不好,给家长增添了收拾的麻烦,或者要全部重新来一遍,也要让放手让孩子多次实践,让孩子从中获得乐趣,打下“热爱劳动”的好基础。 2.把做家务当成游戏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生活就是游戏,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例如让孩子收拾玩具时,妈妈可以和孩子来比赛,看谁收拾的玩具最多;洗手帕时,看谁溅在地上的水少等。孩子一定会玩得乐此不疲的。   父母有智慧地引导孩子学做家务,孩子也能从游戏中获得乐趣。  3.要给孩子做良好的示范   孩子喜欢劳动并不等于会劳动。要让孩子从两三岁阶段就开始学做家务,父母也要给他良好的身教示范。例如,妈妈要求孩子把玩具收好,自己却随手摆放自己的物品,那么孩子心里势必会出现矛盾。   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就要言传身教,和孩子一起动手,定期把家里收拾整洁利落,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收拾东西、做家务了。 6.适当给予表扬和鼓励   当孩子认真地做完一件家务时,爸爸妈妈要及时地给以肯定,最好的方法是让全家人一起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使他产生自豪感,或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夸一声“真能干”。   千万不要随意用金钱或物质刺激的办法,例如扫一次地给1块钱,洗一个碗给5毛。一旦孩子将家务劳动与报酬挂上钩,就会产生“家务本来是爸妈的活,不该由我做,现在我做是在帮忙爸妈的忙”的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