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素质实训》-服装与服饰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docx
PAGE
PAGE1
字体、字号请参考范例注意:首字母大写植物拉丁学名斜体《专业素质实训
字体、字号请参考范例
注意:
首字母大写
植物拉丁学名斜体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专业素质实训
课程英文名
Professionalqualitytraining
双语授课
£是?否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
2
周(学时)
32学时
课程类别
□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见习
□工程实训
□毕业实习
□其他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R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美术学院
开课
系(教研室)
服装与服饰设计
面向专业
服装与服饰设计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先修课程
造型基础1、造型基础2、设计学概论、版式设计基础、构成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1(PS)、服装效果图、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基础、立体裁剪I
后续课程
服装材料与面料再造设计、童装设计、立体裁剪Ⅱ、形象设计、创意服装设计、创意立裁、男装设计、民族服饰与创新
选用教材
无
参考书目
\t/_blank苏永刚.服装设计:时尚元素的提炼与运用[M]:\t/_blank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
课程资源
无
课程简介
《专业素质实训》课程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必修实践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在前期的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操作,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来表现服装设计的实操性。培养并加强学生服装设计相关专业素质,特别是市场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其他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拓展课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表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巩固服装设计概论的基础知识,服装设计创意的来源与方法,增强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设计灵感。
课程目标2
掌握服装的基础款式、色彩、面料等专业知识,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完成服装设计过程中由灵感构思到服装设计的具体转换。
课程目标3
加强学生服装效果图的绘制能力。能将自己的服装设计思维、表现、意念等用效果图的方式表达出来,完成从设计思维到效果图表达的呈现;学生进行服装工艺或传统手工业实训,提高其实践能力,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拥有民族自豪感、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弘扬工匠精神。
表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4: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H】
4.1:专业知识。掌握服装与服饰品设计研发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掌握服饰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具备服装生产设计实践与应用的能力;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4.3:软件操作能力。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能够运用服装相关软件绘制效果图、款式图和服装结构制版
毕业要求5:艺术审美与能力提升【M】
5.3:综合运用能力。能够将设计与工艺、材料完美结合,具有综合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6:艺术创新与个人发展【H】
6.2:实践技能。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将非遗传统技艺与当下流行时尚相结合
课程目标3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学习内容
(1)素质实训的创意思维训练、效果图与款式图表达训练
学生的服装设计创意思维训练包括怎样寻找灵感来源,学会从灵感来源中有效提取元素进行再设计,系列服装设计中的统一与变化,服装效果图技法训练、款式图绘制训练等,完成服装设计方案表达的全部流程。
(2)素质实训的服装工艺、立裁等训练
服装基础工艺练习,并熟练掌握;运用服装立体裁剪工艺进行创意设计制作。
(二)时间安排
第七、八周共计32课时
1.素质实训的创意思维训练6学时
2.效果图与款式图表达训练8学时
4.立体裁剪、传统非遗手工艺实训12学时
5.实训成果评议并修改完善6学时
(可根据学院给予的条件及学生情况由老师确定具体方向及详细内容。)
(三)工作流程
1.布置本周实训内容,准备绘图工具,收集各种灵感来源的资料,完成服装设计从构思到表达的完整步骤;
2.布置动手实操实训内容,准备对应的工具、材料,根据要求设计制作作品。
(四)业务指导
校内老师1名或多名指导
校外老师1名或多名指导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表3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环节
考核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2
灵感来源(文字、图像)
素质实训的创意思维训练、效果图与款式图表达训练
50%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