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发布:2017-08-10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水一中2009级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试题 历 史 命题:张聿军 审题:庞晓宏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春秋争霸斗争中,齐桓公最先成为中原霸主。齐桓公完成霸业的标志是 ( ) A.管仲改革 B.尊王攘夷 C.葵丘会盟 D.城濮之战 2.下列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目的是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②大国兼并小国,有利于走向统一 ③有利于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和政治制度 ④促进了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反映的政治现象是 ( ) A.礼乐征伐正天子出 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D.礼民乐征伐自家臣出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变”体现在 ( ) ①由封邦建国向大一统转变 ②由分封世袭向中央集权转变 ③由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 ④由百家争鸣向独尊儒术转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在黄河流域的有 ( ) A.芍陂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灵渠 6.《史记》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商鞅变法措施中与“家给人足”局面的出现无关的是 ( )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重农抑商 C.为田开阡陌封疆 D.奖励耕织 7.下列对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其思想核心是“仁” B.主张维护旧的统治秩序 C.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D.其思想成为当时的正统思想 8.秦朝对教育严加控制,其特点是 ( ) A.兴办私学,以法为教 B.官府办学,以吏为师 C.官府办学,以儒为教 D.兴办太学,讲授五经 9.下列关于察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加强对地方官吏监察和控制 B.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C.是两汉选用官吏的主要途径 D.选举的依据始终是门第族望 10.昭君出塞的背景是 ( ) A.匈奴占领河套地区 B.匈奴迁居漠北地区 C.匈奴统一北方草原 D.匈奴内部出现分裂 11.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说明 ( ) A.中国同印度半岛有频繁使节往来 B.丝绸之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C.汉朝与东南亚地区文化往来密切 D.西汉政府重视吸收外来文化 12.张骞通西域后,西域人民学会了中原的 ( ) ①丝织技术 ②铸铁技术 ③制漆技术 ④井渠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魏晋南北朝时期改进和推广使用的灌溉工具是 ( ) A.翻车 B.水碓 C.水磨 D.筒车 1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比较注重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科技成就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并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是 ( ) ①“太初历” ②“九章算术” ③《水经注》 ④《齐民要术》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15.隋唐时期“免役收庸”的制度比较接近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16.唐玄宗《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曰:“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违法买卖……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以下对这一记载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 ) A.当时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B.官僚地主采用地租剥削方式 C.土地兼并影响唐朝安定 D.推行按土地资产纳税的制度 17.唐朝后期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这两座城市商业发达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 A.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B.是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C.重大水利工程的影响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18.唐朝前期,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相对开明的政策,任命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民族事务,当时设置于蒙古大漠的此类机构是 ( ) A.北庭都护府 B.瀚海都督府 C.忽汗州都督府 D.黑水都督府 19.中国的造纸术西传首先进入 ( ) A.中亚 B.天竺 C.大秦 D.新罗 20.唐朝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彩多姿,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并成为绘画主题的是( ) A.宗教画 B.人物画 C.山水花鸟画 D.风俗画 21.“陈桥兵变”后,北宋政权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没有成功的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