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大体积溷凝土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工程设计图纸。
国家施工规范、规程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第一节 概述
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新疆教育学院综合楼,建设单位为新疆教育学院,位于乌市光明路8号,施工图由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本工程为框剪结构,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基础筏板长118.8米,宽40.17米,筏板厚度分别为1.0米和0.4米,混凝土总量为3200m3,混凝土浇筑分Ⅰ段、Ⅱ段、Ⅲ段浇筑,工程量分别为1200m3、800m3、1300m3。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S8,掺入甲供膨胀剂12%。
第二节 施工部署
一、材料准备
1、预购商品砼时,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的浇筑条件,以书面形式向厂家依次提出上述混凝土的标号、数量、坍落度、外加剂的种类及掺量等要求,还要提出混凝土的供应强度(每小时所供应的量)、初凝与终凝时间、入模温度等要求,并要求车体内有水不装料、运行时筒体不停转、不随意加水。
二、作业条件
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运输通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商品混凝土由供应商提前提交配合比进行审查。项目部以书面形式通知供应商是否调整或按配合比施工。
振捣器(棒)经检查试运转合格。
工长应对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2、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混凝土搅拌
1搅拌计量要准确,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料 名 称允 许 偏 差±2%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2% (四)混凝土运输
1配备足够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及泵车,确保工程一次连续浇筑完毕。
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有遮挡,输送管应洒水降温。
3选择合理运输路线。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时,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90min,浇筑前混凝土分层或离析时,应重新搅拌后再用。
混凝土浇筑
1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程度、混凝土供应等具体情况,选用如下方法:
2、分层的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
3浇筑层应保证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毕,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cm,振捣密实。
4振捣时振捣棒需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距离30cm左右,振捣时间为20~30s。
5振捣后,刮平表面,用抹子抹压2~3遍,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6浇筑混凝土所采用的方法应使混凝土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m,应采用串筒、溜槽等下料。串筒布置应适应浇筑面积,浇筑速度和摊平混凝土堆的能力,但其间距不得大于3m,布置方式为交错式或行列式。
7加强混凝土表面处理,初凝后终凝前再用木抹子抹压一遍,使混凝土表面更密实,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8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凝结过程中水泥会散发大量的水化热,因而形成内外温度差较大,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温度收缩裂缝的施工措施。
砼测温
1测温人员应经过培训
2绘制测温点平面图,布置具有代表性的测温孔编号(按厚度分为上层、中层、下层,按平面布置)。
3在温度上升阶段每2-4h测一次。
4升温阶段一般3-5d,此后为降温阶段,其内外温差控制应不超过25℃,否则应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砼的养护
1养护方法采用降温法。
2养护方式:采用进行养护,以延缓混凝土降温峰值,降温拉应力小于升温压力应力,避免裂缝出现。
施工缝的处理
1.2N/mm2。同时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1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表面上松动的砂石,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清除。
2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应清除。
3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份相同。
4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隙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推进,并距80-100cm 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处振捣工作,使期紧密结合。
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1砼的配合比、搅拌、运输、养护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2按标准对砼进行取样、制作试块、养护和试验,评定砼强度并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砼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2砼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符合有关检查标准的要求。
降低水泥水化热
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掺加相应的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采用表面覆盖措施,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2)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
3、加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