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

发布:2017-09-16约1.09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委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论文1.设计说明书是用文字和图表,把设计各章节的依据、计算、分析、比较和做出技术决定的内容,扼要地加以说明的技术文件,它的优劣,直接影响设计质量,编写说明书必须作到文、图、表并茂。即:叙述简明扼要,语句标准简练,根据和采取的决定阐述确切,计算准确,制表清晰,插图美观,做到文字说明和所选用的图纸、表密切配合。 2.方案比较时,第4章、第5章起码要有一处用较为详细的经济比较,或优化设计。 3.设计说明书一般按大纲的章节编写,如果顺序及内容要求变动,应经指导教师同意,各章应重新开页。 4.设计说明书书写严格按照《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基本要求》中的规定排版和打印。 5.设计说明书中所用公式,应将所用符号及其单位加以说明,数字代入后,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列计算过程。 6.专题与设计说明书订在一起,专题部分要按论文的格式写,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准确。 7.必须按期完成设计。 三、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说明书章节) 第1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第1节 矿区概述 矿区或矿井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行政隶属关系。 矿区(矿井)地形、地势、主要山脉、河流、湖泊、水库、沟渠、村镇的分布情况,河流的流速及流量,历年最高洪水位。 矿区气象:最高最低气温,年平均温度;雨期及年降雨量,主导风向和最大风速;冻结期及冻结深度。 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来源。 矿区内其他矿井及工业企业分布与生产建设情况。 矿区的地震震级及裂度。 第2节 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地质特征,地面标高及标高差。井田勘探程度,井田煤系地层特征。地质综合柱状,表土层及风化带深度,煤田的成因及生成年代。 井田的水文地质构造:最主要的破坏及其形式——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的分布、产状和对煤层的影响,有无岩溶塌陷现象。 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井田内河流分布、河流流量及洪水位;地下各流砂层、含水层的厚度及分布、含水系和渗透参数;地下各隔水层的厚度、岩性及分布;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各含水层对开采的影响。溶洞水的静储量及水力联系,断层的透水性质以及水力联系。 第3节 煤层特征 井田煤层埋藏条件:走向、倾向、倾角、埋藏深度及在井田内的变化情况。 煤层层数:各可采煤层的厚度(最大、最小、平均值)及层间距(最大、最小、平均值)。 煤层的围岩性质:各可采煤层的顶板底板岩性、厚度、硬度、容重、松散系数及其他与开采有关的特征。 煤的特征: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煤的牌号、用途、硬度、视密度、及解理性。煤层中含有夹石情况。煤层的含瓦斯性、自燃性、含水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 本章应有以下图表: 矿井交通位置图(说明书插图) 井田地质地形图:1:5000、1:10000,图中要给出设计确定的井田边界和井筒位置。 综合地质柱状图(说明书插图、或按比例绘制) 煤层特征表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表 第2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 第1节 井田境界 说明井田走向边界和倾斜方向边界、及其确定的依据,有无扩大的可能性,井田的走向、倾斜长度(包括最大、最小和平均值),井田的水平面积。 第2节 井田工业储量 井田勘探类型,钻孔及勘探线分布情况。按不同标高分别计算各煤层的工业储量。高级储量所占比重,是否需要补充勘探。 第3节 井田可采储量 确定井田境界煤柱及工业场地、井筒、地面建筑物、河流等安全煤柱。其大小可参照生产矿井实际数字选取,或按照当地岩石移动角计算。 确定煤层开采损失。按不同标高分别计算各煤层的可采储量。 分煤层按不同标高(或水平)将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计算结果汇编成表。 第3章 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第1节 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确定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并对确定的依据进行论证。 确定矿井的服务年限,并校核是否符合煤矿设计规程、规范的规定。 第2节 矿井工作制度 矿井的年工作日数。 每昼夜工作班数,出煤班数,每班工作小时数。 每昼夜提升小时数 第4章 井田开拓 第1节 概述 1.如为改、扩建或延深设计时应叙述现有的开拓系统(附开拓系统平面图及剖面图)并对现有开拓系统进行评述,尽可能说明旧有设备的利用情况。(新建矿井这部分可免) 2.简要说明影响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并参考区内现有矿井开拓方式的优、劣,确定该井田开拓方式:平峒、斜井、立井或混合式。 第2节 井筒位置的确定 1.确定井筒位置,数目,包括主井、副井和风井。 2.列表说明井筒名称、用途、规格(附井筒断面图1:50),井口坐标及标高,井筒倾角及方向,井筒长度等。 第3节 开采水平的设计 1.水平高度的确定:确定开采水平的位置、数目和标高,各水平的垂高,上山开采或上、下山开采、阶段数目和平均阶段斜长。 列表说明水平储量及水平服务年限。 2.设计水平的巷道布置 确定煤层群分组、煤层开采顺序。主要运输大巷,总回风巷,暗(立、斜)井的布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