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05.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教 学 大 纲
资源学院矿业工程系
2006.6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毕业设计
英文名称:Graduation Design
适用专业:采矿工程
总 学 时:14周
学 分:
一、毕业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活动中最后一个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环节。是在学完全部课程和实习的基础上,通过矿井设计等形式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实践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以毕业设计为采矿工程专业主要的结业方式,能得到采煤工程师较为全面地基本训练,对提高学生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应据学生情况以搞矿井设计或矿井设计与专题相结合为宜,并不断扩大后者比例。专题部分主要是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毕业设计的题目,进程及内容增减,应在统一的毕业设计大纲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和教学实际,每届可有所不同和改进,但需由应届指导教师小组集体认真的审定。
专题部分应提前发给学生专题目录,以调动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积极性,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目的
通过毕业设计要达到下列目的:
1.系统地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2.对矿井设计和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初步掌握矿井设计和采区设计的方法、技能;
3.熟悉和掌握现行的煤炭工业建设方针、技术政策、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事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6.提高运算、绘图和编制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三)任务
毕业设计过程中要完成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两项任务。
1.编写矿井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专题部分)不少于6万字。
2.图纸部分要求按比例绘制方案设计图(6~7张)。
矿井开拓系统平面图(1:5000、1:10000)、剖面图(1:2000、1:5000)、切面图(1:2000、1:5000)
采区巷道布置图(1:1000、1:2000)、剖面图(1:1000、1:2000)、局部剖面(1:50)
工作面布置图:要求三图1:50(平面图、走向、倾向剖面图)、三表(循环图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和工人出勤表)。
井底车场平面线路布置图1:500
井田地质地形图形1:5000~1:10000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说明书是用文字和图表,把设计各章节的依据、计算、分析、比较和作出技术决定的内容,扼要地加以说明的技术文件,它的优劣,直接影响设计质量,编写说明书必须作到文、图、表并茂。即:叙述简明扼要,语句标准简练,根据和采取的决定阐述确切,计算准确,制表清晰,插图美观,做到文字说明和所绘制的图、表密切配合。
2.方案比较时,第4章、第5章起码要有一处用较为详细的经济比较,或优化设计。
3.设计说明书一般按大纲的章节编写,如果顺序及内容要求变动,应经指导教师同意,各章应重新开页。
4.设计说明书书写严格按照《河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基本要求》中的规定排版和打印。
5.设计说明书中所用公式,应将所用符号及其单位加以说明,数字代入后,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列计算过程。
6.专题与设计说明书订在一起,专题部分要按论文的格式写,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准确。
7.设计图可以用计算机绘制出图,也可以用铅笔绘制。
8.必须按期完成设计,按期交卷。
三、毕业实习内容
(一)实习地点
毕业实习地点,根据设计题目的内容确定。一般实习矿井的条件应与设计矿井的条件类似或为相邻矿井。
(二)实习内容
第1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第1节 矿区概述
矿区或矿井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行政隶属关系。
矿区(矿井)地形、地势、主要山脉、河流、湖泊、水库、沟渠、村镇的分布情况,河流的流速及流量,历年最高洪水位。
矿区气象:最高最低气温,年平均温度;雨期及年降雨量,主导风向和最大风速;冻结期及冻结深度。
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来源。
矿区内其他矿井及工业企业分布与生产建设情况。
矿区的地震震级及裂度。
第2节 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地质特征,地面标高及标高差。井田勘探程度,井田煤系地层特征。地质综合柱状,表土层及风化带深度,煤田的成因及生成年代。
井田的水文地质构造:最主要的破坏及其形式——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的分布、产状和对煤层的影响,有无岩溶塌陷现象。
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井田内河流分布、河流流量及洪水位;地下各流砂层、含水层的厚度及分布、含水系和渗透参数;地下各隔水层的厚度、岩性及分布;地表水与地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