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05约4.4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5-

二十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究中曲折发展

(2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953年,需由国家供应的商品粮比1952年增加了31%;而从土地改革后的粮食生产状况看,当年的粮食收购安排难以完成,粮食供应不足。这表明 ()

A.农村生产关系急需调整

B.工业化增加了原料需求

C.国民经济得到复原发展

D.粮食收购渠道需多样化

【解析】选A。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土地改革后实行农夫土地私有制,但是当时小农生产比较分散落后,使得1953年国家粮食收购安排难以完成,这表明农村生产关系急需调整,故选A。材料提及粮食生产不能满意收购安排,与工业化对原料的需求无关,解除B;国民经济复原任务在1952年已完成,有待进一步发展,解除C;粮食生产不足说明源头已经出问题,增加收购渠道不能解决问题,解除D。

2.(2024·南平模拟)右图是20世纪50年头宣扬画。该作品反映了 ()

A.农夫具有剧烈的保险意愿

B.社会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加

C.农业合作化取得巨大成就

D.农村社会经济的显著增长

【解析】选B。据材料保险公司对牲畜进行保险宣扬表明社会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加,故选B。材料“宣扬画”说明是保险公司宣扬不是农夫主动,解除A;农业合作化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须要农夫对牲畜进行保险,解除C;仅从牲畜保险无法得出社会经济显著增长,解除D。

3.(2024年广东适应性测试)1956年4月,中心召开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表彰了4700余名“提前完成并达到优等质量五年安排指标”和在“学习与推广先进阅历或在驾驭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的全国先进生产者。这反映了当时 ()

A.“一五”安排提前完成

B.人民群众建设热忱高涨

C.三大改造成功结束

D.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解析】选B。材料供应的时间“1956年”处于“一五”安排期间,依据“提前完成并达到优等质量五年安排指标”可知我国的“一五”安排出现了提前完成的状况,这说明当时人民群众的建设热忱高涨,所以能够提前完成,故选B;A是材料表象信息,不能反映本质内容,解除;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才宣告完成,解除C;材料反映的是提前完成“一五”安排,没有体现科技的突破,解除D。

4.在过渡时期,中国政府接受了苏联的编制物资平衡安排的制度,主要商品的安排不通过市场机制而是干脆归中心的安排人员驾驭。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

A.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B.保障安排建设目标的达成

C.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D.解决物资紧缺的社会压力

【解析】选B。依据题干内容可知,在过渡时期,“主要商品的安排不通过市场机制而是干脆归中心的安排人员驾驭”,说明新中国借鉴了苏联工业化的做法,这一做法可以集中国家的力气来保障安排目标的完成,故选B;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在过渡时期,重点发展重工业,而不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解除A;题干中“主要商品的安排不通过市场机制而是干脆归中心的安排人员驾驭”,涉及的是商品的安排,而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范畴,解除C;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到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已基本复原,物资紧缺已得到缓和,解除D。

【拔高训练】

新中国“一五”期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再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都实行统一安排,逐步形成了统包统配和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这样的做法旨在 ()

A.适应经济建设须要

B.调动生产者主动性

C.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D.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解析】选A。依据材料“逐步形成了统包统配和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其目的是最大化地利用人力资源,削减人力资源的流淌,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以适应当时经济建设的须要,故选A。“调动生产者主动性”不是最终目的,解除B;材料仅涉及“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再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未涉及其他就业群体,无法得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解除C;依据材料“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可知这不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解除D。

5.1954年春节,依据中宣部的要求,全国掀起了工农大联欢的热潮,共组织工人代表团436个,近4万工人参与。同时,组织近2万农夫到工厂参观,而参与联欢的群众更达到了1445100人(次)。这一举措意在 ()

A.调动群众主动参与工业化建设

B.推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D.落实“双百”方针的要求

【解析】选A。题干涉及的时间是1954年,正处于“一五”安排期间,为调动广阔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性,中宣部在“全国掀起了工农大联欢的热潮”,故选A。题干中“全国掀起了工农大联欢的热潮”,其主要针对的是工业化建设,而不是社会主义改造,解除B;“全国掀起了工农大联欢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