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轮.ppt

发布:2017-05-18约5.23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庆油田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素岛 包头钢铁基地 武汉钢铁基地 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 兰新铁路 包兰铁路 5、十年建设成就 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66年 76年 十年文革动乱:国民经济曲折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 1966---------1971------1975-------1976 爆发 周恩来进行调整 邓小平全面整顿 结束 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年代 52 57 60  66  71 73 75 从总体情况来看,中国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呈现怎样的趋势? 曲折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基本要求 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实质和意义; 了解中共八大的召开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概况和后果; 了解“文革”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的严重破坏。 发展要求 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了解《论十大关系》、“八字方针”及其作用; 知道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了解周恩来、邓小平为恢复国民经济所作的努力和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说 明 “土地改革”为课外阅读内容。 背景(国情):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重工业极端落后,经济形势严峻。(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毛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①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历史条件) 1953--1956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初级) ②1956--1966年:十年探索,成就巨大,失误严重 ③1966--1976年: “文革”动乱,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坏 ④1978—今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92年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 1、1949--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 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到1953年中国的政、经、外交基本状况: 政治上:剿灭了残余, 抵抗了外敌,巩固了政权; 民主制度雏形初现(《共同纲领》 和 政协会议) 经济上:没收了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了国营经济; 完成了土地改革(地主土地所有制到农民所有制) ; (结果:国民经济恢复的历史最好水平) 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采取一边倒的方针 ,站稳了脚跟;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协调了邻国关系 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社会主义 改造时期 53年 56年    1、1949--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2.1953-1956年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 内容: 特点: 实质: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1.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2.1953-1956年过渡时期总路线 3. 一五计划实施 (1953-1957年) (1)内容: 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义改造。 (2)过程及成就: 工业化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 材料一: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