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的预防与管理要点.ppt

发布:2017-01-19约1.63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随访评估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① 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 ②测量体重,计算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③ 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④ 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1403 10 糖尿病的预防与管理 11月14日 概述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因胰岛素分泌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以血液中的葡萄糖升高为主要标志,久病可造成多个系统损害。 (一)糖尿病的分型和临床特点 继发性:相对少见且病因明确 原发性: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 IDDM)因胰岛素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缺乏,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关,多发生于青幼年。 临床特点:起病急、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 NIDDM)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家族性发病倾向,肥胖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与其发病有关,一般起病缓慢。 临床症状相对不明显或缺如,无酮症酸中毒倾向,但在一定诱因下可发生酮症酸中毒,不依赖胰岛素治疗,必要时也需要用胰岛素来控制。 (二)糖尿病的诊断与评估 1.糖尿病诊断标准 根据空腹血糖情况和糖尿病症状可做出糖尿病的诊断。1999年我国采取了WHO专家委员会公布的新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空腹血糖≥7.0mmol/L 口服糖耐量试验中2h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 糖尿病的症状与并发症: 其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其并发症分为以低血糖与酮症酸中毒为代表的急性并发症和包括血管病变所致的心、脑、肾、视网膜病变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和周围血管损伤。 糖尿病对人健康的主要影响: 慢性并发症 为患者死亡主要原因,双足及下肢坏疽可以造成残疾,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可以导致失明。 糖尿病危险因素 人类生物学因素 生活行为因素 环境因素 人类生物学因素 遗传、年龄、先天子宫内营养环境不良等。 生活行为因素 不合理膳食:高盐、高糖、高脂饮食、低纤维素、低维生素 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1型糖尿病与柯萨奇B4病毒、腮腺炎病毒、EB病毒感染免疫反应有关。 环境中的化学毒物或某些药物可影响糖代谢,体质敏感者可发生糖尿病。 (三)糖尿病的预防及社区护理 (一)糖尿病的预防 1.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生活有规律,戒烟限酒,参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平衡膳食。 2. 维持合适的体重 维持BMI24。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首先要预防超重与肥胖。预防肥胖主要为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控制能量的摄入和增加能量的消耗。 3.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和血糖测定,特别是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有家庭史、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老年人等具备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定期筛检,以及时发现患者。 (二)糖尿病的社区管理 1.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