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含解析)中图版【更多资料关注微博@高中学习资料库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时作业(二) [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一、选择题下列四幅图(图K2-1)图幅相同,按比例( )
图K2-1 B.②①④③将1∶10 000 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新图比例尺为1∶20 000 000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在原图上某河流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度为20厘米读图K2-2,回答3~4题。
图K2-2上面的四幅图中,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图 B.②图图 D.④图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坡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②=③=④ B.②>①>③>④>②>③>④ D.无法判断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K2-3,单位:米),回答5~7题。
图K2-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米 B.220米米 D.420米河流经甲村后流向( )正北方向西南方向正东方向东南方向甲村与M山峰的水平距离约为( )9千米 B.12千米千米 D.18千米图K2-4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8~9题。
图K2-4一般来说,图中居民点P与K山峰的气温相比( )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4℃多山峰的P地低4℃多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多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多下列有关图示区域内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河流落差最大河流流域面积最大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河流冰期最长图K2-5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空中索道。读图,回答10~11题
图K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西北处可能形成瀑布下列选择中最佳的是( )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的最佳地点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若图示区域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二、非选择题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图K2-6,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图K2-6(1)甲图中B点位于乙图中A点的什么方向,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2)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读等高线分布图(图K2-7,单位:米),回答有关问题。
图K2-7(1)判断下面的剖( )
图K2-8 B.B—B′ C.C—C′(2)图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3)图中最高的等高线是________米,最高、最低两条等高线垂直高差为________米。(4)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应选择在海拔________米至________米之间的高度修建。(5)计划在D处修建水坝,若水坝在图上的长度为0.5厘米,则水坝的实际长度应是________米。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的等高线示意图(图K2-9),回答有关问题。
图K2-9(1)图中陡崖A的相对高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地形角度分析图中铁路线的分布特点。(3)从课时作业(二) [解析] 四幅地图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2.D [解析] 1∶10 000 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即该数值乘以2,为1∶5 000 000;图幅面积比是比例尺的平方比,故新图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即增大了3倍;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详细。某河流在1∶10 000 000的地图上长度约为10厘米,在的新图上长度应为20厘米。 [解析] 图幅相等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实地距离越小;比例尺越小,实地距离越大。 [解析] 5.B [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陡崖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叠,陡崖高H为:(2-1)×100≤H<(2+1)×100,100≤H<300,选项B在此区间内。 [解析] 河流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结合图中指向标的指向,判断R河流经甲村后流向东南方向。 [解析] 甲村与M山2厘米,根据图上的比例尺,可知两地水平距离约为12千米。 [解析] 读图可知,居民点P海拔为900米,K山峰海拔为1250~1300米,K山峰比居民点P高350~4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故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多。 [解析] 图示区域③河流落差最大,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最丰富。②河流流域面积比10.B [解析] A—B为空中索道,故E、C所在地为山谷,索道上行方向为从A向B,结合指向标的指向可知方向为从西南向东北。A、B两点的相对高度大于25米,小于75米。A处坡面径流方向是流向东南。D处以北为山脊,该处形成瀑布的可能性不大。 [解析] A、B、E三地中,B处位于山脊的脊线上,观察图示区域视线无障碍,适宜建火情瞭望哨;E处虽然海D处东北和陡崖C下等地方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