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元总结;;时空定位;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曲折发展历程和相关结论
(1)产生背景: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其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②近代工业出现。在中国近代存在的近代工业: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2)发展历程
①产生: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
的民族资本主义于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产生。②初
步发展: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日
益增大,客观上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刺激了民
族资本的发展;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
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工业获得初步发展。③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
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
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④曲折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统
一全国后,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
施,再加上民族资产阶级的努力,国民政府统治前
十年,民族工业出现较快发展;抗日战争期间,由
于日本的经济掠夺和国民政府即官僚资本的压制,
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⑤日趋萎缩:解放战争期
间,由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国民政府出卖国
家利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3)体现特征
①企业的产生:道路独特。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
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
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
因此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
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②产业结构:基本上是轻工
业(如纺织业、面粉业等)。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
厚的经济基础,本身又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
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产业结构不合
理,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③地区分布:地区
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大城市。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这些城市多为列强倾销商品和
掠夺原料的据点,自然经济较早解体,同时这些地
区便于利用外来技术,引进机器,利用廉价的劳动
力。这种畸形布局,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
④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设备基本靠进口,技术
大多依赖于外国,经营管理落后。⑤企业产生全过
程: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千丝万
缕的联系,又深受其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
了中国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
既有依赖又有矛盾的复杂关系。这正是民族资本主
义最重要的特点。;2.中国早期近代化与西方近代化的不同及原因
(1)西方国家的近代化由资产阶级完成,而中国
则由地主阶级的洋务派领导。当时中国的农民阶级
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力承担实现近代化的使
命。封建势力中的顽固派因循守旧、更不可能担当
此任。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时间较晚且不成熟,开
创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便落到地主阶级开明派(即洋
务派)的身上。; (2)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一般由轻工业开始,
继而发展重工业,在民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军
事工业;而中国则不同,当时清政府内有太平天国
的打击,外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这决定了中国
工业化的发展顺序是先军事工业后民用工业,先重
工业后轻工业。
(3)西方国家工业化一般是从民间自发创办近代
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
工业化基本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
点,随着形势变化和社会条件的逐步成熟,出现了
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的民用工业。
;(4)西方近代化的实现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
础上,资产阶级发动人民群众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
社会改革建立起来的;中国近代化运动只局限于社
会上层,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又缺少坚强有力的
领导核心。再加上洋务派的目的在于镇压人民革
命,抵抗外国侵略者的经济侵略,以维护清朝统
治,以上原因决定了这种近代化运动必然失败。;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特点和影响,如何认识这些变化
(1)趋势: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尽管同我
们现在的发展相比很有限并且是微不足道的,但
它却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
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特点: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改变了社会生
活,因此,受西方影响明显。②中国的社会生活
变得丰富多彩是以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因此,近代社会生活
变化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③发展不; 均衡:从空间上看,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较显著的
是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农村和内地变化缓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