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2016年高考生物复习题9.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领航2016年高考生物复习题(9)
第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土壤中的小动物也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物种数目呈正相关
C.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解析:选D。土壤中的群落也存在垂直分层现象,A正确;群落中物种数目越多,物种丰富度越大,B正确;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C正确;群落演替受群落内部因素、外界因素的影响,D错误。
2.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C.图甲、图乙、图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解析:选B。熟记种间关系的类型及其相应的曲线图,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图可知,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噬菌体与细菌为寄生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图丙中实验初期,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较少,故种内互助和竞争并存,随着种群X个体数量的增加,其种内斗争加剧。
3.(2015·江苏淮安模拟)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 ( )
A.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
C.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
D.森林形成后苔藓会消失
解析:选B。弃耕的农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A错误;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中的食物链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正确;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会发生更替,这也是演替的本质,C错误;森林群落形成以后,苔藓植物会减少,一般不会消失,D错误。
4.(2015·北京东城调研)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不易受到影响的群落是 ( )
A.群落甲 B.群落乙
C.群落丙 D.群落丁
解析:选D。根据图形中的信息可知,丁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而且各物种比例恰当,所以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该群落不易受到影响,D正确。
5.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曲线甲、乙、丙对应的物种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
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解析:选C。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群落的总生产量增加,有机物总量增加,生物种类越来越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在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不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而是取代其优势地位。
6. (2015·广东六校联考)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物种数个体数甲移栽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9A. 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解析:选B。种植植物与不干预相比,生物数量及种类都明显提高,因此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A错误;种植植物后小型土壤动物明显增多,这也是移植植物的预期结果,B正确;边坡甲实验时没有移栽乔木,但也有可能发生群落的演替自然长出乔木,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再继续加剧,D错误。
7.下列有关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
A.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
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生态缸进行培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