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招投标管理实务》课件.ppt

发布:2025-04-06约1.87万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合同终止与解除终止条件合同终止是指合同关系的自然结束,通常发生在合同义务全部履行完毕、合同期限届满或合同目的已经实现的情况下。终止是合同的正常结束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随之消灭,但部分责任可能会延续,如质量保证责任。解除程序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尚未全部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因法定或约定的原因提前终止合同关系。解除程序通常包括发出解除通知、说明解除理由、确定解除生效时间等步骤。解除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表达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后续处理合同解除后,双方应当按照约定或法律规定处理善后事宜,包括已履行部分的结算、财产的返还、损失的赔偿等。对于合同解除后的责任承担,应当依据解除原因和过错程度进行认定,确保公平合理。第五部分:招投标风险管理1风险识别发现潜在风险点2风险评估分析风险影响程度3风险应对制定防范与处置措施4风险监控持续跟踪与调整招投标活动涉及多方利益,存在各种潜在风险。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帮助参与方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各类风险,减少损失,提高招投标活动的成功率和效益。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招标风险识别、投标风险识别、风险防范措施、串通投标的防范以及商业贿赂的防范等内容,帮助学员全面了解招投标活动中的各类风险及其管理方法,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招标风险识别程序风险程序风险是指招标过程中因程序不规范导致的风险,包括招标公告发布不符合规定、资格预审不规范、开标程序违规、评标方法不当等。程序风险可能导致招标活动被投诉或者被有关部门处罚,甚至导致招标失效。1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因技术要求设置不合理导致的风险,包括技术标准过高或过低、技术要求不明确、技术参数有误等。技术风险可能导致合格投标人减少,影响竞争充分性,或者导致选中的中标人无法满足实际需求。2商务风险商务风险是指因商务条件设置不合理导致的风险,包括合同条款不公平、付款条件苛刻、质保要求不合理等。商务风险可能导致投标人报价过高或者拒绝投标,也可能导致中标后合同履行困难。3投标风险识别报价风险报价风险是投标人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包括成本测算不准确、市场价格波动、竞争对手报价策略误判等。报价过高可能导致失去中标机会,报价过低可能导致项目亏损。投标人应当基于充分的成本分析和市场研究,制定合理的报价策略。履约风险履约风险是指中标后无法按照投标承诺履行合同的风险,包括技术能力不足、资源调配困难、外部环境变化等。履约风险可能导致合同违约、赔偿损失、信用受损等后果。投标人应当在投标前对自身履约能力进行客观评估。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因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合同约定而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包括投标文件虚假、投标行为违规、合同履行违约等。法律风险可能导致投标保证金被没收、被列入黑名单、面临诉讼等严重后果。投标人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诚信参与投标。风险防范措施1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招投标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审批流程,加强过程监督和风险控制。内部控制应当涵盖招投标活动的全过程,从决策阶段到合同履行阶段,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控制措施。2外部咨询对于复杂或者专业性强的项目,可以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或者法律顾问提供专业意见,降低决策风险。外部咨询能够弥补内部专业知识的不足,提供更加客观和专业的分析意见。3保险措施通过购买相关保险,如履约保证保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等,转移部分风险。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转移工具,能够在风险事件发生后提供经济补偿,减少损失。串通投标的防范串通投标的表现形式串通投标主要表现为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投标价格或者投标方案,轮流以高价中标;相互约定一方投标,其他方放弃投标;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机会等。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招投标的公平竞争环境。防范措施防范串通投标的措施包括:加强资格审查,剔除不合格投标人;完善评标方法,降低人为操作空间;引入随机抽取评标专家机制;加强开标评标过程监督;建立投标人诚信档案系统等。这些措施能够从不同方面防范串通投标行为。法律责任串通投标的行为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包括: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中标无效;一至三年内禁止参加招投标活动;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法律对串通投标行为的惩处是严厉的,具有很强的震慑作用。商业贿赂的防范1商业贿赂的危害商业贿赂是招投标活动中的严重违法行为,其危害包括:破坏公平竞争环境,导致劣质产品或服务中标;导致采购成本增加,损害招标人利益;腐蚀行业风气,败坏社会风尚;影响当事人声誉,严重时可能面临刑事处罚。2防范措施防范商业贿赂的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法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