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复习题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选择题
6度带
分带投影:
投影带宽度:相邻子午面间的经度差来划分
6°带:自中央子午面起,自西向东每6°为一带,全球共分60带。带号n与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0)有下列关系:
L0 = n×6°-3 °
已知经度L求带号n:n = int(L/6) + 1
我国境内有11个6°带(13带到23带)
3度带
3°带:自东经1°30′开始每隔经差3°划分,全球共分120带。带号n与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0)有下列关系:
L0 =n×3°
已知经度L求带号n:n = int((L-1.5)/3) + 1
我国境内21个3°带(25带到45带)
7.i:坡度
h:等高距
d:等高线平距
1、方位角
真方位角——以真子午线方向为标准方向,用A表示;
磁方位角——以磁子午线方向为标准方向,用Am表示;
坐标方位角——以坐标纵线方向为标准方向的,用α表示。
AAB= α AB+ γ
AmAB= α AB - δ + γ
坐标方位角正反方位角
由于任何地点的坐标纵线都是平行的,因此,任何直线的正坐标方位角和它的反方位角均相差180°。
αab =αba±180°
注:大于360° ,应减去360°
信标差分定位 信标差分是信标台站-移动站差分,是指采用两台GPS接收机一台是信标基准站GPS,另一台是用户端GPS,并且知道基准点的坐标。原理是在已知坐标的固定点上架设一台GPS接收机(信标台站),通过GPS的定位数据和已知坐标点的数据解算出差分数据(RTCM),再通过数据链将误差修正参数实时播发出去,用户信标接收机端通过数据链接收修正参数并传给GPS,GPS接收修正参数后和自己的定位数据进行修正解算 。
海洋定位常用方法:1)光学仪器定位、2)岸基无线电定位、3)水声定位、4)卫星定位仪器、5)组合定位
地貌符号等高线和等深线
测量工作中常用等高线或等深线来表示地貌。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等深线是深度基准面下深度相同的相邻各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1、绝对高程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
填空
1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是起始子午面?,大地经度从这里算起
2图的比例尺有两种表示方法: 图示比例尺和 数字比例尺
3 深度基准面的确定原则是 既要考虑舰船的航行安全,也要充分提高航道利用率。
4 D代表大地测量,S代表水准仪,3指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中误差(mm); J指经纬仪,6指室内检定时一测回水平方向观测中误差(”)
5我国常用的高程系统有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1、坐标基准:参心基准和地心基准。地心坐标框架采用WGS-84和Beijing2000坐标系;
参心坐标框架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
2、高程基准:1956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1、测量中常用的标准方向: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向方向
2、位置线的种类:直线、圆曲线、偏心圆曲线、双曲线
3、我国常用的参心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
常用高程基准:1956黄海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4、测量仪器型号含义(如DS3、DJ6):D表示大地测量、S表示水准仪、3表示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3mm; J表示经纬仪、6表示测回方向中误差为6’’
5、海水的显著运动状态:海流、潮汐、海浪
6、潮汐分类:高潮、低潮、平潮
7、深度基准面的确定原则:保证舰船航行安全、充分提高航道利用率
海洋测量包括四种不同位置线:直线,圆曲线,偏心圆曲线,双曲线
确定深度基准面的原则:保证航道的利用率,保证航行安全
什么是深度基准面? (P34)
声速的测定方法 (P118)
海图的分类 (P180)
测深计划线种类 (P155)
用海种类 (P222)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海域使用测量管理办法与 2002.10.1实行
海岸地貌 (P2)
海水运动的现象 (P4)
潮汐:高、低潮 (P5)
名词解释
信标差分 (P75) 多波束测深技术(P127)
测扫声呐(P163) 大陆架 (P2)
海籍 (P220)
1、方位角:由基本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