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综合复习题20141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9
《工程测量学》综合复习参考资料
基本概念
地形图:是指将一定范围的地物、地貌按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经综合取舍测绘到图纸上的正射投影图。
比例尺:图上长度与实地距离长度的比值。用1/M表示,M越大比例尺越小。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不一定,但总体上符合某一种统计规律,则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中误差:是一个描述测量精度的指标;指的是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未知量进行n 次观测,所得各个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称为中误差。中误差越小表示精度越高。
精度: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也就是指离散度的大小。
视准轴(视线):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叉点)的连线。
水准管分划值:每两毫米弧长所对的圆心角。分划值越小,则精度越高。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或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水准面)。
水准测量: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
高程: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铅垂距离。高差,同一高程系统内两点的高程之差。
绝对高程:地面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相对高程: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或称假定高程。
水平角: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形成的角,称为水平角。角值为(0°-360°)。
竖直角:竖直平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的锐角。上仰为正,下俯为负,角值为(-90°-90°)。
指标差:在竖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90度或27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x即为竖盘指标差。
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水平角度的关系。
坐标(磁)方位角:由坐标(磁)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某直线的角度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角值范围为(0°-360°)
直线定线:距离测量测量中,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分段点的工作。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相连而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
实践操作题
1、简述测回法测水平角的主要步骤和相应的角度计算方法
设用测回法测量,先在A、B两点上立好测钎,将经纬仪置于O点,进行对中、整平,然后按以下步骤观测:
正镜,照准A,配置度盘,读取水平读盘读数a1,记入观测手簿;
顺时针转动望远镜照准B ,读取水平读盘读数b1;
由正镜方向两读数差可以计算出上半测回水平角βL= b1- a1
倒转望远镜,瞄准B,读取水平读盘读数b2;
逆时针方向转动望远镜,瞄准A,读取水平读盘读数a2
计算下半测回水平角βR=b2-a2
若上下半测回角度差小于限差,则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角度,否则重新观测。如下表:
测站测回度盘位置目标度盘方向读数半测回值一测回角度备注12345678
O
Ⅱ左A90°11′48″
91°33′06″
91°33′03″B181°44′54″右A270°12′12″
91°33′00″B1°45′12″
2、当采用双面尺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以确定两点间的高差时,一测站的主要观测步骤如何实现,如何进行观测数据的检核并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用双面尺法进行水准测量时,一测站的主要观测步骤包括:
(1)安置水准仪,整平;使离前、后尺距离尽可能相等,在后视点和前视点上立水准尺;
(2)瞄准后视尺,精平,读水准尺黑面读数;旋转水准尺,再读红面读数;计算黑红面读数差与尺常数比较,看是否超限,若超限则重新观测;否则瞄准前视尺开始观测;
(3)瞄准前视尺,精平,读水准尺黑面读数;旋转水准尺,再读红面读数;计算黑红面读数差与尺常数比较,看是否超限,若超限则重新观测;否则可以计算高差;
(4)根据黑面读数、红面读数分别计算高差,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值,若差值小于限差则取高差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差,若超过限值则应重新进行测量。
具体计算可参考下面的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红色或加粗字体为需要计算的内容!
测站编号后尺下丝前尺下丝方向
及
尺号标尺读数(m)K+黑-红
(mm)
高差
中数
(m)
备注上丝上丝后视距前视距黑面红面视距差∑d(1)(4)后(3)(8)(14)
(18)(2)(5)前(6)(7)(13)(9)(10)后—前(15)(16)(17)(11)(12)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