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其应用.doc

发布:2016-04-09约1.9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 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介绍了其施工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和质量保证措施,说明桩基压浆施工方案对提高桩基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效果。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是为了提高桩基承载力的一种有效的施工工艺。它适用于回填土较深、地质情况较差的基础施工,以提高基础承载力。 关键词: 桩基、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钻孔灌注桩被广泛应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成桩时在桩底预埋置注浆管路和注浆装置,待桩身砼强度达到50%75%后,通过注浆管路,利用高压注浆泵压注以水泥为主剂的浆液,对孔底沉渣和桩侧泥皮及桩底桩侧一定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固化,从而消除传统灌注桩施工工艺所固有的缺陷,以达到大幅提高桩的承载力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技术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是在钻孔灌注桩成孔后,经清孔,在下放的钢筋笼上预置压浆孔道(预留无缝钢管),待桩基砼灌注且达到一定强度后压浆,即先疏通预留压浆管,然后将先拌制好的水泥浆(水灰比有具体规定) 通过压浆机械(压浆泵) 经预留孔压至桩基持力层并渗入持力层孔隙间,达到一定要求后停止压浆,注入的水泥浆凝结后与持力层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 (详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艺流程见图 1 )。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艺流程图1 2、操作要点 2.1钻孔灌注桩成孔钻孔是一道关键工序,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成孔质量,首先要注意开孔质量,必须对好中线及垂直度,并压好护筒。在施工中要注意不断添加泥浆和抽渣,还要随时检查成孔是否有偏斜现象。施工时,附近土层因受到震动而影响邻孔的稳固所以钻好的孔应及时清孔,下放钢筋笼和灌注水下混凝土。钻孔的顺序也应该事先规划好,既要保证下一个桩孔的施工不影响上一个桩孔,又要使钻机的移动距离不要过远和相互干扰。2.2 清孔清孔是钻孔桩施工中保证成桩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清孔尽可能使沉渣全部清除,使混凝土与基岩接合完好,以提高桩底承载力。后,将钻头提至距孔底0.2-O.3m处,使之空转,然后将残存在孔底的钻渣吸出;必要时投入适量纯碱以提高泥浆比重和胶结能力,使沉渣排出孔外。钢筋笼下沉固定后,再次复检孔深和沉渣厚度等。若沉渣超标,可用导管中附属的风管再次清孔,直至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标准。 2.3压浆管的加工与安装,25~35m为宜。根据施工的实际要求,3部分,,300~400mm,5~60cm周壁上用2mm钻头钻孔,,5cm、环向3cm,,2根通长无缝钢管,1m左右。将加工后的管件依次连接,,,2.4钢筋笼制作、放钢筋笼钢筋笼制作时,主筋连接,桩身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桩身受力较小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且在35d的同一接头连接区段范围内钢筋接头不得超过钢筋数量的50%主筋与箍筋应点焊。钢筋笼应整体吊装,钢筋笼吊放到设计位置时,应检测其水平位置和高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测合格后应立即固定钢筋笼,钢筋笼入孔后至浇筑混凝土完毕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2.5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灌注在二次清孔结束后30分钟内立即进行砼坍落度16~22cm、粗骨料粒径小于40mm。采用Φ250法兰式导管自流式灌注混凝土。导管联结要平直,密封可靠;导管下口距孔底30cm~50cm为宜。初灌量必须保证导管底部埋入混凝土中50cm以上,且连续灌注正常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埋于砼中深度宜为2~6m之间。不要盲目提升、拆卸导管,导管最小埋深2.0m。 2.6 压水开塞为确保压浆管路的畅通,桩身混凝土灌注后24h内进行压注清水,疏通压浆通道,冲开密封的压浆包裹的混凝土覆盖层,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冲开这些,极易导致无法压浆。2.7安装压浆设备,MPa。 2.8浆液制备 后压浆为确保压浆管路的畅通,桩身混凝土灌注后h内进行压水,疏通压浆通道5MPa以上)压入地下被注土层中;初注压力较小,浆液由稀到稠;关注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注浆皮管变化,并控制注浆节奏;容许注浆压力与地层密度、渗透性、初始应力、钻孔深度和位置以及灌浆次序密切相关。土层渗透性好,注浆压力较低,一般在2MPa以下;土层渗透性差,注浆压力较高,可达2~5MPa。 3.5注浆次序。在设计桩端后注浆时,应当考虑以什么样的次序进行注浆;同一承台桩,尽可能同时注浆;对整个群桩基础注浆,先中间再周围,一般可注性好,浆液易注入;先周围再中间,注浆效果较好;一般原则是从外围进行注浆,逐步到内部的桩,以获得良好的注浆效果。 4 技术要求与质量保证措施 ,,,,,,,, 20 mm,, GB 175 - 99 规定,,,,,,, 3 mm ×3 mm 滤筛过滤,,,5、桩基检测试验情况 28d,可进行桩基高应变检测,%进行检测,,,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