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过关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1.、北京人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发现时间:1921年裴文中是第一个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学者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前额 低平朝代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亡国君
夏 公元 年
商 公元 年
西周 公元 年
东周 公元 年
2、禹建立的 是中国历史上 国家,标志着 的产生。
3、禹的儿子 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 代替了 。
4、受战乱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 时迁到 ,都城才稳定下来。
5、周武王与商军在 大战,周军占领都城,商朝灭亡。
6、西周分封制:
(1)目的:稳定 ,巩固 。 (2)受封对象: 、 等;
(3)诸侯的权利: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4)诸侯的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5)等级制: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 、诸侯、卿大夫、士。
(6)作用——加强了 ,稳定了 ,扩大了 。
7、西周的衰亡: 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了“ ”。 年,西周被 所灭。前770年周平王东迁 ,史称 。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出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
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也由 等发展到 ,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 和严格的 。
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 ”,如著名的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 的青铜器)
2、 甲骨文记事.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 和牛、羊等 上的文字。
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 、体系 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 业:春秋时期,出现了 和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 的重要标志。
手工业:手工业的规模扩大, 、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 等都有所发展。
商 业: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 货币也越来越广泛地流通。
2 、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所能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天子甚至要依赖 的经济支持。
3 、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 ”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主要霸主: 、 、 、 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