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制冷系统组织.ppt

发布:2016-12-06约3.4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章 制冷系统组织 及附属设备 8.1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组成 一、氨系统 1)主要设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 2)辅助设备:油分离器、贮液器、气液分离器、集油器、不凝性气体分离器、紧急泄氨器 3)流程: 二、氟利昂系统 1)主要设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 2)辅助设备:油分离器、贮液器、干燥过滤器、回热器。 3)流程:压缩机 将氟利昂蒸气进行压缩,高压气体经 油分离器 将所携带的润滑油进行分离,然后进入 冷凝器 被冷凝成液体。液体氟利昂由冷凝器下部出液管经 干燥过滤器 、 电磁阀 ,然后流经 回热器 ,被来自蒸发器的低温蒸汽进一步冷却后,进入 膨胀阀 节流降压,然后送入 蒸发器 吸热汽化。汽化后的低温蒸气,经过 回热器 提高过热度后,被压缩机 吸入重新压缩。 8.2制冷系统的供液方式 一、直接膨胀供液 一、直接膨胀供液 1)方式:通过膨胀阀直接向蒸发器供液。 2)特点: ◆供液的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的压力差; ◆供液不均,宜在单一节流控制单一蒸发回路中采用; ◆蒸发器为单一通道,盘管长度受限; 3)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氟利昂系统和成套制备空调冷冻水或低温盐水的氨系统;生活服务性小冷库。 二、重力供液 二、重力供液 1)方式:利用制冷剂液柱的重力来向蒸发器供液。 2)特点: ◆供给蒸发器的为制冷剂液体,且便于均匀供液; ◆回气带液滴,压缩机吸入前仍要经过氨液分离器; ◆氨液分离器液面相对稳定,便于实现液面自控; ◆蒸发压力受液柱影响,盘管越长,影响越大; ◆分离器要高出蒸发器一定高度,一般,高出最高盘管0.5~2m; 3)适用范围:小型氨制冷系统 三、液泵供液 三、液泵供液 1)方式:利用液泵向蒸发器供液。 2)特点: ◆供液量为实际蒸发量的3~6倍,制冷效果好; ◆供液量充分,回流过热度小,可以提高压缩效率和制冷系数; ◆制冷系统动力增加1%~1.5%; 3)适用范围:大中型冷库,人工冰场等 8.3 辅助设备 中间冷却器的作用 中间冷却器能降低低压级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即高压级的吸气温度 制冷剂液过冷,减少管中的闪发气体,从而提高压缩机的制冷能力。 1)氨用中间冷却器 中间冷却器内气体流速一般为0.5~0.8m/s。 蛇形盘管内氨液流速一般为0.4~0.7m/s,其出口氨液温度比进口低3~5℃。 中间冷却器的中间压力一般在0.3MPa(表压)左右,不宜超过0.4MPa(表压)。 2) 氟用中间冷却器 8.3.2 分离设备 制冷系统中的气液分离设备,将蒸发器出来的蒸气中的液滴分离掉,以提高压缩机运转的安全性; 分离原理主要利用气体和液体的密度不同,通过扩大管路通径减小速度以及改变速度的方向,使气体和液体分离 8.3.3 贮液器 贮液器(贮液桶) ◆类型:按用途和工作压力分:高压贮液器、低压循环贮液器、排液桶 按外形分:立式和卧式 结构:高压贮液器 低压循环贮液器 8.3.4油分离器 1、作用:分离制冷剂中携带的润滑油 2、类型: 过滤式 油分离器类型 洗涤式 离心式 填料式 3、结构: 油分离器 工作的基本原理如下: 1)利用油的重度与制冷剂气体重度的不同,进行沉降分离。 2)利用扩大通道截面降低气体流速(一般约在0.8~1m/s),造成轻与重的物质易分离。 3)迫使气体流动方向改变,使重的油与轻的气进行分离。 4)气体流动撞击器壁,由于粘度不同、质量不同产生的反向速度也不同,促使油的沉降分离。 过滤式或填料式油分离器 通常用于小型氟里昂制冷系统中 离心式油分离器 8.4.5 制冷剂净化与安全设备 1.干燥器 2.过滤器 3.干燥过滤器 常用的有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两种 四、贮液器(贮液桶) ◆类型:按用途和工作压力分:高压贮液器、低压循环贮液器、排液桶 按外形分:立式和卧式 结构:高压贮液器 低压循环贮液器 六、过滤器和干燥器 ◆过滤器: 气体过滤器:压缩机吸气管路上或压缩机吸气腔; 液体过滤器:调节阀或自动控制阀前的液体管路上。 ◆干燥器:只在氟利昂系统中使用,吸附水分,防止冰塞。 位置:冷凝器(或贮液器)与热力膨胀阀之间。 特点:常与过滤器结合做成干燥过滤器,既干燥又过滤。 ◆结构: 八、自控装置与自动调节 1.电磁阀 (1)作用:自动接通或切断制冷系统的供液管路,广泛用于如冷藏箱、空调器等所匹配的氟利昂制冷机中。 (2)位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