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HG_T 5079-2016 纺织染整助剂 吸湿排汗整理剂 吸湿速干性的测定.docx

发布:2023-06-11约4.37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71.100.40 G 70 备案号:56281—201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5079—2016 纺织染整助剂 吸湿排汗整理剂 吸湿速干性的测定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uxiliaries—Moisture absorption and perspiration agent—Determination of absortion and quick-drying 2016-10-22发布 2017-04-01 实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HG/T 5079—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34/SC1)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张家港市德宝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金辉、李永强、王宇飞、邵建中、吴玉春、赵梅、刘今强、赵婷。 HG/T 5079—2016 纺织染整助剂 吸湿排汗整理剂 吸湿速干性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染整助剂中涤纶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湿速干性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染整助剂中涤纶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湿速干性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21655.2—2009 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 HG/T 4266—2011 纺织染整助剂 含固量的测定 3 原理 3.1 单项组合试验法 将吸湿排汗整理剂按照一定的工艺条件整理到织物上。以整理后织物对水的滴水扩散时间、扩散 面积表征吸湿性,滴水扩散时间越短、扩散面积越大则表明相应吸湿排汗整理剂的吸湿性越好;以一 定时间后经整理织物的水分残留率表征速干性,水分残留率越小则表明相应吸湿排汗整理剂的速干性 越好。 3.2 动态水分传递法 将吸湿排汗整理剂按照一定的工艺条件整理到织物上。以整理后织物的吸水速率表征吸湿性,吸 水速率越大则表明相应吸湿排汗整理剂的吸湿性越好;以整理后织物的水扩散速率表征速干性,水扩 散速率越大则表明相应吸湿排汗整理剂的速干性越好。 4 试剂和材料 4.1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 规定的三级水 4.2 织物:75D/72F 涤纶双面针织布140 g/m2, 滴水扩散时间大于180 s。 4.3 氯化钠测试溶液:9 g/L, 符合 GB/T 21655.2—2009的规定。 5 仪器和设备 5.1 实验室用小型轧车。 2 HG/T 5079—2016 5.2 实验室用小型定型机。 5.3 电热鼓风干燥箱:可在室温~300℃控温。 5.4 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测试仪:符合 GB/T 21655.2—2009第5章的有关规定。 5.5 液态水扩散性能测试仪:仪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和要求参见附录 A, 能达到相同效果的仪器均可 使用。 5.6 恒温恒湿试验箱:符合 GB/T 6529 的相关规定,门板上有12cm 的试验测试孔,其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录 B。 5.7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 g。 5.8 有机玻璃板:110 mm×110 mm×5 mm。 5.9 移液器:精度1μL。 5.10 计时器:分度0.1 s。 6 测试织物的整理 6.1 含固量的测定 吸湿排汗整理剂按 HG/T 4266—2011规定的方法测定其含固量。 6.2 工作液的配制 将待测的吸湿排汗整理剂换算为10%(质量分数)的含固量,配制成20 g/L 的工作液。 6.3 测试织物的加工工艺 将试验织物(4 . 2)用准备好的工作液(6 . 2)整理, 一浸 一 轧,轧余率70%±5%,在100 ℃ 的条件下烘干3 min, 然后在180℃的条件下定型60 s。 7 吸湿速干性的测定 7.1 测试织物的准备 将待测布样(6 . 3)按 GB/T 6529 的规定,平衡4 h 后进行测试。 7.2 滴水扩散时间及扩散面积的测定 7.2.1 从待测布样(6 .3)上裁取5块150 mm×150 mm 的布样,布样应平整、无褶皱。 7.2.2 将布样反面朝上,平整地固定到液态水扩散性能测试仪试样架上。 7.2.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