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HG_T 5077-2016 光学功能薄膜 近红外光谱透过率的测量方法.docx

发布:2023-06-09约2.2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71.080.99 G 15 备案号:56278—201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5077—2016 光学功能薄膜 近红外光谱透过率的测量方法 Optical functional films—Measuring method of the near infrared spectral transmittance 2016-10-22发布 2017-04-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HG/T 5077—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功能薄膜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431)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瑞蓉、邱桂花、韩建龙、王益珂、于名讯、潘士兵、杨欣欣、潘忠泉、白 银亮。 HG/T 5077—2016 光学功能薄膜 近红外光谱透过率的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学功能薄膜近红外区(780 nm~2500nm) 光谱透过率的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光学功能薄膜近红外光谱透过率的测量,也适用于其他透明或半透明物体近红外光 谱透过率的测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274—2010 液晶显示器 (LCD) 用薄膜紫外吸收率测定方法 GB/T 26332.1—2010 光学和光学仪器 光学薄膜 第1部分:定义 JC/T 2020—2010 透光性精细陶瓷透过率的测试方法 JJG 178—2007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6332.1—201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近红外透过光谱 near infrared transmittance spectrum 用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透过率为纵坐标描绘物质在近红外区域的光谱曲线。 4 测量原理 按照 JC/T 2020-2010第3章的规定。包括双光路分光光度计法和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法。 5 测量环境条件 按照JJG 178—2007 中6. 1.6的规定。 6 测量仪器 测量光学功能薄膜用仪器的光谱范围应包含780 nm~2500nm, 技术要求应符合JJG 178-2007 规定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I 级要求。 2 HG/T 5077—2016 7 试样 7.1 试样要求 光学功能薄膜试样应均匀,表面平整光滑,不应有气泡、折痕、划伤、异物和油污等。若试样有 特殊要求,按产品规定进行预处理。 7.2 试样尺寸 试样尺寸为50mm×50 mm 的方片或直径为50mm 的圆片。特殊的仪器试样尺寸应符合测量仪 器的规定。 7.3 试样数量 每组不少于3个样品进行测量。 7.4 取样方法 按照GB/T 25274—2010 中5. 1 和5.2的规定。 8 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 开启测量仪器,按仪器要求预热至稳定状态; b) 根据试样的测量要求,选择波长范围、波长间隔以及扫描速度等相关参数; c) 按照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全波段零点和100%透过率基线校正; d) 撕去待测光学功能薄膜试样的保护膜及离型膜等,在不能让试样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将被测试 样垂直置于样品室光路中,测量并记录被测试样的透过率; e) 取出被测试样,绘制其近红外透过光谱曲线,并列出对应波长下的透过率数据; f) 重复 d)~e), 依次测量并记录平行试样的近红外光谱透过率; g) 测量结束后,关闭测量仪器。 9 测量结果表述 测量结果应包含如图1所示的近红外光谱透过率曲线和对应波长下的透过率数据。 3 透过率/%HG/T 5077—2016 透过率/% 波长/nm 图 1 近红外光谱透过率曲线示意图 10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测试日期; b) 测试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c) 测量所依据的标准名称和编号; d) 测量所用仪器方法; e) 测量仪器的名称、型号,以及波长范围、波长间隔等测量参数; f) 被测光学功能薄膜的名称、规格、型号、厂家等描述; g) 测量结果; h) 任何其他的相关信息。 HG/T 5077-2016 HG/T 5077-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化工行业标准 光学功能薄膜 近红外光谱透过率的测量方法 HG/T 5077—2016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