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 压降试井分析方法.ppt

发布:2018-08-14约3.73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测试程序 1)测试前产量 q1 必须严格保持恒定 2)以稳定产量 q2 生产,q2一般小于q1 3)准确记录 q2 生产期间的压力和产量 四、两产量试井 3、分析方法 两产量试井是变产量试井的一个特例。 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四、两产量试井 在直角坐标中,作出测试资料 的关系曲线。此关系曲线应呈一直线,其斜率为m(1)、截距为b(1),分别为: 四、两产量试井 由此可求得渗透率K、S和pi: 若pi为未知,可用下式求得: 四、两产量试井 式中: 四、两产量试井 如果改变流量前的 q1 稳定时间相当长,即 t1 Δt, 则上述分析式可以简化为: 于是求解K和S值的公式为: 四、两产量压降试井 1)在半对数坐标纸(等产量)或直角坐标纸(变产量) 作分析图 2)确定中期直线段开始时间 3)画出中期直线段并计算其斜率 4)读出 p1h 值 5)计算地层参数K、S或pi 6)若资料图上出现斜率为m1和m2的两条直线,若确 定为直线型不渗透边界,则可计算测试井到不渗 透边界的距离 五、常规压降试井分析程序 作 业 名词解释: 压降试井 变产量压降试井 两产量试井 拟稳定流动 简述题: 1. 简述等产量压降曲线的形态及其特征 2. 简述等产量压降曲线形态的影响因素 3. 试述等产量压降、变产量压降试井的适用条件及分析方法 4. 简述两产量试井的分析方法 5. 简述常规压降曲线的分析方法 拟稳定流动: 如果油气藏中的每一点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率都相同,即各点的压力以相同速度下降,这种流动就称为“拟稳定流动” 补充知识点 油藏中不同时刻的压力分布曲线彼此平行,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当压力影响到所有封闭边界的时候,一般处于该流动状态 * 煤层气试井与测试技术 授课教师:张小东 Tel:Email: z_wenfeng@163.com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第三章 压降试井分析方法 一、概念 二、等产量压降试井 三、变产量压降试井 四、两产量试井 五、压降试井分析的一般程序 1、何谓压降试井? 压降试井,即压力降落试井,是将长期关闭的井,或井所处油气藏的压力达到平衡后,开井生产,并且连续测量产量和井底流动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然后将井底压力与生产时间作出曲线,以确定储层地质参数的试井方法。   压降试井包括等产量压降试井、变产量压降试井、两产量试井和探边测试等几种。 一、概念 压降漏斗形成示意图 一、概念 井筒 原始压力Pi Q 压降漏斗分布示意图 一、概念 t 一、概念 t 0 q t 压降试井示意图 2、压降试井的适用情形? 下列油气井比较适于压降试井: 1)新井特别是探井最为适用 2)已经长期停产又重新恢复生产的井 3)从经济角度考虑,认为不利于关井测井的生产井 一、概念 1、测试程序 1)将仪器下入井底预定位置(尽可能接近储层中部) 记录稳定压力(静压) 2)以恒定产量开井生产,并记录有关参数 此时仪器记录井底流压随时间的变化 3)必要时取样测算物性参数 二、等产量压降试井 2、实测压降曲线的形态及其特征   完整的一条压降曲线一般由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流动阶段构成。 lgt pwf 实际 理论 早期段 中期段 晚期段 二、等产量压降试井 等产量压降曲线阶段划分图 1)早期段的压力曲线特征 早期段数据主要受井筒储存效应所控制。该流动期的压力变化不受边界影响,压力降表示为: 其中,C—井筒储集系数 公式适用范围为: 式中:re—油藏的外边界半径,也称为油藏半径 二、等产量压降试井 2)中期段的压力曲线特征 井筒效应不再干扰时,压力曲线进入中期段,即所谓“无限作用径向流阶段”。在这个流动阶段,实测压降曲线与理论压降曲线完全重合,在单对数坐标系中,常称作中期直线段。符合压降公式2-14,适用范围: 3)晚期段的压力曲线特征 晚期段压力特征的控制因数比较复杂,没有简单的公式可以描述压力。 二、等产量压降试井 (1)线性不渗透边界的影响 如果测试井远处有线性不渗透边界,压力传播到此边界时,压力降落速度加快,压降曲线变陡。 在半对数坐标系中呈现另一直线段;该直线段与第一直线段(中期段)斜率之比mD =m2 /m1 ,随着不渗透边界的几何形态变化而异(见图,下一页) 二、等产量压降试井 断层形态 压降曲线中、晚期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