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pdf
中国林业教育第
43
卷
第
1
期
26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2025
年
1
月
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
政治认同的路径研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王
爽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大学阶段是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
强大学生对党、国家、民族及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针对如何有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并
进而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具体路径研究尚显不足。为此,本文首先采用问卷调查进行深入调研,广泛收
集了1
215份来自不同背景的大学生的有效反馈。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整体政治认同度较高,但仍需进一
步优化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具体需要从优化创新内容、丰富传播载体、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
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改进。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诸多
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爱国主义教育认可度对政治政党制度的认同及执政理念的认同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
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建议: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爱国主
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既要确保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又要注重教学形式守正创新;二是积极拓展爱国主
义教育的网络空间,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网络宣传主阵地;三是丰富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载体形式,引导
大学生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这些建议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系统、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体
系,为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从而培养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度政治认同的新
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结构方程模型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模、气氛的营造,而忽视了参与主体的内心感受,
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导致学生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不足。此外,由于教
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育内容缺乏吸引力、载体形式单一、针对性与实效
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性不强,导致部分学生对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认
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同度偏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
强调,“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生的政治认同,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
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感和担当意识,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
中牢牢扎根”。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的有效方
不仅肩负着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更是式。同时,有助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引领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为他们的健康成长
桥梁。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知识传授和提供坚实的思想和政治保障。因此,针对大学的
思想碰撞的圣地。教师作为重要的教育媒介,应积文化和制度特征,需要探索并选定合适的爱国主
[4]
极将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感与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义教育途径。
[1-2]
中,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爱国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大学生政治认同与爱国主
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