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恒定电流基础课时19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及电功率研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答案 C 2.(多选)把标有“220 V 100 W”的A灯和“220 V 200 W”的B灯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恒为220 V的电源两端,不计导线电阻及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两灯的电阻之比RA∶RB=2∶1 B.两灯的实际电压之比UA∶UB=1∶2 C.两灯实际消耗的功率之比PA∶PB=1∶2 D.在相同时间内,两灯实际发热之比QA∶QB=2∶1 答案 AD 3.(多选)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 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 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 V,云地间距离约为1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 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 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 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 V/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 J 答案 AC 4.(2016·陕西西安华清中学摸底)一个小灯泡,当它两端的电压在3 V以下时,电阻等于15 Ω不变;当它两端的电压增大到4 V时,钨丝温度明显升高,它的电阻为16 Ω;当电压增大到5 V时,它的电阻为18 Ω,它在0~5 V电压范围内的伏安特性曲线与下列哪个图象相符( ) 答案 B 基础诊断 考点突破 随堂演练 [高考导航] 考点内容 要求 说明 高考命题实况 命题热点 2014Ⅰ卷 2014Ⅱ卷 2015Ⅰ卷 2015Ⅱ卷 欧姆定律 Ⅱ 不要求解反电动势的问题 ? ? ? ? (1)应用串、并联电路规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进行电路动态分析; (2)非纯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将结合实际问题考查电功和电热的关系。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3)电功、电热的计算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相联系的电功、电热的计算; (4)实验及相关电路的设计,几乎已成为每年高考必考的题型 电阻定律 Ⅰ ? ? ? ? 电阻的串、并联 Ⅰ ? ? ? ?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Ⅰ ? ? ? ?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Ⅱ ? ? ? ? 电功率、焦耳定律 Ⅰ ? ? ? ?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 ? ? T226分 T239分 电表的 改装 T239分 测电表 的内阻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 ? ? ?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T239分 ? ? ?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 ? ? 基础课时19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及电功率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电阻定律 1.电阻 (1)定义式:R=___。 (2)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_____阻碍作用的大小,R越大,阻碍作用越___。 电流 大 2.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跟它的______成正比,与它的_________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表达式:R=_____。 长度 横截面积 3.电阻率 (1)计算式:ρ=_____。 (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__________,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______; 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______。 导电性能 增大 减小 知识点二、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_____,跟导体的电阻R成_____。 2.公式:I=____。 3.适用条件:适用于_____和电解液导电,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知识点三、电功率、焦耳定律 1.电功 (1)定义: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_______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场力做的功称为电功。 (2)公式:W=qU=____。 (3)电流做功的实质:_____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正比 反比 金属 电场力 IUt 电能 2.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_____。 IU 快慢 3.焦耳定律 (1)电热:电流流过一段导体时产生的_____。 (2)计算式:Q=____。 4.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热量 I2Rt I2R [诊断自测] 1.欧姆不仅发现了欧姆定律,还研究了电阻定律,有一个长方体型的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b、c,且a>b>c。电流沿以下方向流过该金属电阻,其中电阻值最小的是( ) 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电阻值最小的应该是横截面积最大、长度最短,选项A正确。 答案 A 2.用电器到发电厂的距离为l,线路上的电流为I,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