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太和县第五中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说课稿:第二十章 电与磁(太和五中)(共20张PPT).ppt

发布:2018-04-02约1.89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十章 电与磁 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科学探究 科学内容 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 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说课标 第二,科学探究灵活地贯穿于教材的始终。 第一,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 注重学生的发展; 贴近学生的生活;从生活 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建构新的评价体系 课程基本理念 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 1.知道磁体、磁性、磁极的概念;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磁化现象.知道磁场也是一种物质. 3.认识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会判断磁场的方向. 4.知道地磁场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5.知道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且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6. 会应用安培定则.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7.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8.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9.知道电动机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10.知道电磁感应. 知道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过程,知道我国供电系统的交流电频率,了解交流电与直流电. 电磁转换 磁现象 电磁联系 电生磁 磁生电 相互作用 磁体磁极 磁极间相互作用 磁场 磁感线 地磁场 安培定则 电磁铁 电磁感应 感应电流 发电机 磁场对电流 磁场对线圈 电动机 奥斯特 实验 磁生电 磁现象 电磁联系 电生磁 磁生电 相互作用 磁体磁极 磁极间相互作用 磁场 磁感线 地磁场 安培定则 电磁铁 电磁感应 感应电流 发电机 磁场对电流 磁场对线圈 电动机 奥斯特 实验 电生磁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电生磁 3 4 5 奥斯特 实验 安培定则 螺线管 构 造 磁性强弱决定因素 应 用 定 义 优 点 构 造 特点之一:突出能量的地位 特点一 整个9年级教材以能量为主线 简单机械是利用机械能做功的装置 用电器是利用电能的装置 现代通信是利用电磁波的能量传递信息的装置 电磁转换中有能量转换 特点之二:联系和转化中学习能量 在教材中,从与其他形式能量转化中加深对能量的认识 对能量转化的学习,是逐渐建立,而不是到最后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时再来认识它。 电动机与发电机都始终贯穿着能量转化。 特点之二 特点之三:加强科学探究, 关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在9年级教材中,我们仍然强调加强物理实验,以实验为基础。在学习重要的概念和规律时,力求让学生获得实验探究的机会,介绍多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方式多样化:如第十四章 第一节磁体与磁场中,分成了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观察、联想、读一读、生活·物理·社会。 特点之三 特点之四:联系生活技术与社会, 融入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指南针 磁偏角(沈括) 磁记录(磁带) 磁悬浮列车 电动车 ┅ 特点之四 电磁转换知识体系 磁场 (磁感线) 磁体的磁场 电流的磁场 磁 场 磁 场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电流 电流 产生 作用 电动机原理 发电机原理 感应电流方向 切割磁感线的方向 磁场方向 (机械能—电能) (电能—机械能) 磁场 电生磁 磁体 磁极 磁生电 本章的内在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电流 转换 磁场 电流 作用 为什么? 是什么? 我的思路 为高中教学打基础 能干什么? 现象 本质 应用 1.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2.编写意图 3.编写体例 4.中考要求 5.教学建议 本单元内容 中考要求(常见考题) 1(苏州)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麦克斯韦 B赫兹 C奥斯特D法拉第 2(镇江)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它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下列设备中,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是( ) A汽油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电熨斗 3(南通)如图所示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能用来探究影响电流的磁场强弱因素的是( ) 4(盐城)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铜棒向左运动时,电流计的指针 _________(选填“偏转”或“不偏”).该装置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写出用该原理制成的一种设备: _________ .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教学中要紧扣磁场的基本性质开展活动 在教学中要把转化法、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向学生作重点介绍 做好实验 要让学生对电动机有直观的认识 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力 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 谢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