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级会计实务账务计算公式.doc

发布:2017-01-15约4.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级会计实务账务计算公式 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 借方)余额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中,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 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Σ(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 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 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可以采用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法: 毛利率法计算公式: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和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售价金额法计算公式: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 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1-预计净产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工作量法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产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或者: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产值)×月折旧率 与利润相关的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资产周转速度: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其中: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