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专题二第2课古希腊的先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
题
二;第二课;一、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
1.古希腊文化的地位
是整个 文化的一个重要起源。
2.辉煌时代
(1)军事上:希波战争中战胜 帝国。
(2)经济上:希波战争后,雅典经济繁荣,步入黄金时代。
(3)政治上: 时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
(4)文化上:雅典文化走向繁荣。; 3.走向衰落
(1)军事失败: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败,之后希腊城邦被马其顿帝国所统治。
(2)文化未灭:希腊哲学达到顶峰,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与 三大思想家,他们对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柏拉图与《理想国》
1.主要生平
(1)出生: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 附近的伊齐那岛。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研究哲学。
(2)游历:公元前399年,先到麦加拉,后到埃及和南意大利游历,丰富了知识,增长了阅历。
(3)讲学:40岁时返回雅典,创办自己的学园,收徒授课。
(4)逝世:公元前347年,以80岁高龄逝世。
(5)著作:《理想国》。; 2.主要思想
(1)一个理想的国家应由少数的统治者、武士和 三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时,这个国家方能达到正义。
(2)柏拉图所设想的理想的统治者—— 。
(3)实现理想国的办法:一是为统治者从小提供严格的教育,直到他们掌握 的知识;二是废除统治者的私有财产与家庭,过一种集体生活,使统治者一心为公。; 3.评价
(1)柏拉图所设想的理想国被称做最早的 。
(2)其思想对世界影响巨大,其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三、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
1.主要生平
(1)公元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北方的色雷斯。
(2)公元前343年担任马其顿帝国王子 的老师。
(3)公元前323年,在希腊掀起反马其顿的浪潮中,他被控“不敬神”,逃离雅典,一年后客死他乡。 ; 2.主要贡献
(1)教育方面:建立自己的讲坛,经常与学生边散步边讲学,被称为“ ”。
(2)科研方面: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对知识进行归类,划分为不同的学科;追求真理,挑战权威,提出
“我爱我师,我更爱 ”的思想。
(3)哲学方面:认为人的本质是 。认为彻底自我实现的人是善人,也是幸福的人。
(4)政治方面:认为“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公民依托于城邦而存在;在政体上,倾向于 ,主张由中产阶级执政。;3.历史影响
(1)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2)其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
(3)其对正义与 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探究升华];一、柏拉图与孔子有哪些异同点?;二、中西方“中庸”思想有何异同?;[特别提醒]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生活在奴隶社会,代表的都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相同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二人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中庸”思想只是二人相同思想的一部分,这种思想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考查点;[例] 材料一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
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文雅是滑稽和呆板之间的中庸。
高尚是卑屈和顽强之间的中庸。
娇柔是坚韧和病态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好奇心(curiosity)是人类了解自己及周围环境的一种基本需要,如果没有好奇心,人类仍将停留在懵懂无知的状态。问题(questions)是引导好奇心去寻求答案的想法。如果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旨在了解世界和人自身,那这类问题就是哲学问题。甚至可以说,技术专家力所不能及的问题,便可称做哲学问题。例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等等。; 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探究]
(1)材料一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一种什么观点?他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2)根据材料二、三,谈一谈你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解析] 本题围绕亚里士多德组织材料,考查学生迁移知识、分析概括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中的“中庸”来回答。第(2)问答案是开放性的,可结合“性善论”“性恶论”及自己的见解回答。
[答案] (1)中庸之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2)仅提供参考性答案,可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