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光电式与光纤传感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章 光电式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Photoelectric Sensor):以光电效应为基础,将光信号(光量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量的变化)的一种传感器。
7.1 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Photoeffect)
爱因斯坦光子学说:
光是由一连串具有一定能量的粒子组成,其能量大小等于。
—普朗克常数
—光的频率()
不同频率的光具有不同的能量,光的频率越高,其光子能量越大。
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产生光电效应,分为两类:
外光电效应(光电发射 Photoeletric Emission)
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内的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
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光电器件(光敏元件):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能量守恒定律)
A0— 某物体的电子的逸出功
V—电子的逸出速度。
结论:
(1)当光子能量,即时,才有光电子逸出物体表面,产生外光电效应。
当,即(红限频率)时,光电子的。
当时,不论光强度有多大,都不会使物体发射出光电子,不会产生外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初动能取决于光的频率,。
内光电效应(Inner Photoeffect)
(1)光电导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某些物体(本征半导体)内部的原子释放电子,这些电子并不逸出物体表面,但使物体的电导率发生变化的效应被称为光电导效应。
基于光电导效应的光电器件:光敏电阻
为实现能级的跃迁,入射光的
能量必须满足
即:入射光的波长必须
(波长限)
(2)光生伏特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物体(半导体)内部的原子释放电子,这些电子并不逸出物体表面,但使物体产生光生电动势的效应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
基于光生伏特效应的光电器件:光电池、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
7.2 外光电效应的光电器件
光电管(真空)
光电倍增管
阳极电流I为:
i—光电阴极的光电流;
—各倍增电极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n—光电倍增管极数。
光电倍增管的电流放大倍数为
7.3 内光电效应的光电器件
1. 光敏电阻(光电导管Photoconductor, Photoconductive Tube)
(1)工作原理
基于光电导效应。
无光照时,RG很大,I很小;
有光照时,RG急剧减小,I迅速
增大。
(2)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和基本特性
① 暗电阻、亮电阻、光电流
暗电阻—在未受到光(某种波长)照射时的阻值称为暗电阻,流过的电流为暗电流。
亮电阻—在受到光(某种波长)照射时的阻值称为亮电阻,流过的电流为亮电流。
光电流=亮电流—暗电流
暗电阻越大,亮电阻越小,则光敏电阻的性能越好。即暗电流要小,亮电流要大。一般,暗电阻1MΩ, 亮电阻(1~10)KΩ。
② 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
③ 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
④ 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
⑤ 光敏电阻的响应时间和频率特性
光电流的变化相对于光的变化,存在滞后,这是光电导的“弛豫现象”。
⑥ 光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暗电阻和灵敏度都下降。
2. 光电池(Photocell)
在光线照射下,直接能将光能量转变为电动势的光电元件(电压源)。
应用最广、最有发展前途的是:硅光电池、硒光电池
(1)光电池的结构原理(基于光生伏特效应)
(2)光电池的主要特性(P140)
光电池的光谱特性
光电池的光照特性
光电池的频率特性
光电池的温度特性
3.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
(1)光敏二极管
无光照时,光敏二极管反向电阻很大,反向饱和漏电流(暗电流)很小,处于截止状态;
受光照时,产生光电流,光的照度越大,光电流越大,光敏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
(2)光敏三极管
1)工作原理
无光照时,集电极反偏,反向饱和
漏电流很小;
有光照时,在PN结附近产生光生
电子-空穴对,在PN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