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IT BSC-ANP的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12-23约1.0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ITBSC-ANP的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将其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信息系统应用成为企业日常管理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仍存在许多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不够科学、有效性难以保证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将通过ITBSC-ANP的绩效评价方法对信息系统应用的绩效进行评价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ITBSC-ANP的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目的如下:

1.深入理解ITBSC-ANP的理论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进行评估;

2.构建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评价框架,量化信息系统应用的各项指标,包括用户推广、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维护等方面;

3.建立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评价模型,引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定量化评价信息系统的应用绩效;

4.在某一企业信息系统应用中进行实地测试,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三、研究内容

1.研究ITBSC-ANP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探讨其应用领域;

2.基于ITBSC-ANP模型,构建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评价框架,明确各项指标及权重;

3.建立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评价模型,落实数据处理方法、指标体系等具体内容;

4.基于研究框架及模型,在某一企业信息系统应用WMS中进行实际应用研究;

5.分析实践结果,验证研究成效。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ITBSC-ANP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性分析,深刻了解ITBSC-ANP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发展趋势;掌握国内外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评价的研究状况,为本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2.观察法:采用自然观察、结构化观察等方法,对实际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3.专家访谈法:选择某一企业信息系统应用中相关人员,以访谈加问卷调查方式,获取信息系统应用中相关方面的信息和意见。

4.模型分析法:本研究主要包括ITBSC和ANP模型,运用模型分析法,对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评价模型进行建模、训练和评估等。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ITBSC-ANP的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评价方法,可以将本研究的结论直接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决策。同时,该研究也有利于信息系统应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更好的信息系统结构更加适应企业升级换代的需求,更好地维护社会管理的稳定性和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