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注水(采油工程).ppt

发布:2016-09-03约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注水井投注(注水井完钻后,正式注水之前做的工作) 排液 洗井 试注 目的: 注水井投注(注水井完钻后,正式注水之前做的工作) 排液 洗井 试注 目的:确定油层吸水能力 注水井吸水能力 什么是注水指示曲线 概念 单层 注水井吸水能力 什么是注水指示曲线 概念 单层 多层 注水井吸水能力 什么是注水指示曲线 概念 意义——斜率表示吸水能力——吸水指数 单层 多层 注水井吸水能力 什么是注水指示曲线 概念 意义——斜率表示吸水能力——吸水指数 视吸水指数 相对吸水量 单层 多层 怎样确定注水指示曲线 理论预测 注水井吸水能力 实际测试 怎样确定注水指示曲线 理论预测:应用公式预测 注水井吸水能力 怎样确定注水指示曲线 理论预测: 应用公式预测——注水方式 注水井吸水能力 点状注水 切割注水 边缘注水 面积注水 怎样确定注水指示曲线 理论预测: 应用公式预测——注水方式 注水井吸水能力 点状注水 切割注水 边缘注水 面积注水 怎样确定注水指示曲线 理论预测: 应用公式预测——注水方式 注水井吸水能力 点状注水 切割注水 边缘注水 面积注水 边上注水:在油水过渡带上注水 边外注水:在油水过渡带外注水 边内注水:在油水过渡带内注水 油气藏模型 怎样确定注水指示曲线 理论预测: 应用公式预测——注水方式 注水井吸水能力 点状注水 切割注水 边缘注水 面积注水 怎样确定注水指示曲线 理论预测: 应用公式预测——注水方式 注水井吸水能力 点状注水 切割注水 边缘注水 面积注水 怎样确定注水指示曲线 理论预测: 注水井吸水能力 技术手段测量 同位素载体法: 投球测试法: 怎样确定注水指示曲线 理论预测: 注水井吸水能力 技术手段测量 同位素载体法——步骤: (1)注水之前,测量每个注水层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做成曲线1 (2)在注水中加入颗粒较大的放射性物质。 (3)注水,注水后,测量每个注水层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做成曲线2 (4)曲线1与曲线2之间面积,即为每个注水层的吸水能力 怎样确定注水指示曲线 理论预测: 注水井吸水能力 技术手段 测量 投球测试法——步骤: (1)在恒定压力下,测量全井的吸水量 (2)测量完全井吸水量之后,在恒定压力下,测每个注水层吸水量。方法:投入小球,堵住最下注水层后,开始在恒定压力下注水,这时,注入水进入除最下一层外的注水层,这时的注水量即为除最下一层外的注水层外的所有注水层的吸水量,用全井吸水量减去该测量值,即为最下一吸水层的吸水量。反复应用此方法,即测得每个注水层的吸水量 * * *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 开式系统 闭式系统 水处理 系统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 开式系统——与空气接触 闭式系统——隔离空气 水处理 系统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 开式系统——与空气接触 适用于注入水中溶解气较多,且对注入水进行水质处理有溶解氧、H2S、CO2等气体产生 闭式系统——隔离空气 水处理 系统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 开式系统——与空气接触 适用于注入水中无溶解气,且对注入水进行水质处理时无气体产生 适用于注入水中溶解气较多,且对注入水进行水质处理有溶解氧、H2S、CO2等气体产生 闭式系统——隔离空气 水处理 系统 二、流程 水源——地下水、含油污水、地表水、海水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 水源——地下水、含油污水、地表水、海水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地下水 1.污染物(主要矛盾): 2.流程: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地下水 1.污染物(主要矛盾): 2.流程: 除铁、除悬浮固体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地下水 1.污染物(主要矛盾): 2.流程: 除铁、除悬浮固体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除铁、除悬浮固体 二、流程——含油污水 1.污染物(主要矛盾): 2.流程: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含油污水 1.污染物(主要矛盾): 2.流程: 第一次除悬浮固体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含油污水 1.污染物(主要矛盾): 2.流程: 第一次除悬浮固体 除油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含油污水 1.污染物(主要矛盾): 2.流程: 除悬浮固体 除油 杀菌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地表水 1.污染物(主要矛盾): 2.流程: 除氧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二、流程——地表水 1.污染物(主要矛盾): 2.流程: 除氧、杀菌 除悬浮固相颗粒 水质处理(措施、流程) 注入系统 供水系统 注水 地面系统 注水井 油藏 注入系统 供水系统 注水 地面系统 注水井 油藏 注入系统 供水系统 注水 地面系统 注水井 油藏 水处理站 注水站 配水间 注入系统 供水系统 注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