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 第七章 注水.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二、措施效果检查 ①处理层吸水指数较调剖前下降50%以上; ②吸水剖面发生明显合理变化,高吸水层降低吸水量,低吸水层增加吸水量10%以上; ③压降曲线明显变缓。 * 第七章 注 水 (1) 水源、水质及注水系统 主要内容: (2) 注水井吸水能力分析 (3) 分层注水技术 (4) 注水指示曲线分析与应用 (5) 注水井调剖技术 * 第一节 水源、水质及注水系统 一、水源选择 水源选择要求:水量充足、水质稳定。 水源类型 ① 地面水源 地面淡水水源 海水水源 ② 地下水源 ③油层采出水(主要水源) 各自特点 * 1. 粘土膨胀 2. 机械杂质 3. 微粒运移 4. 细菌堵塞 5. 反应沉淀物 6. 原油 1. 溶解氧 2. CO、CO2 3. H2S 4. 细菌 1. 无机垢 2. 有机垢 二、水质要求 注水引起的油层损害主要类型: 基本水质指标: 机械杂质浓度、粒径、膜滤系数; 铁离子含量; 细菌含量:腐生菌、硫酸还原菌、铁菌; 溶解氧含量; 硫化物含量; 含油量; pH值; 堵塞、腐蚀、结垢。 矿化度。 * 三、注入水处理技术 (1)沉淀 悬浮的固体颗粒借自身的重力而沉淀下来。 常用的聚凝剂 反应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硫酸铝, 硫酸铁 三氯化铁 偏铝酸钠 * (2)过滤 压力式滤罐示意图 重力式滤池:滤池中的水面与大气接触,利用滤池与底部水管出口,或水管相连的清水池水位标高差进行过滤。 压力滤罐:滤池完全密封,水在一定压力下通过滤池。 三、注入水处理技术 * 常用的杀菌剂 (3)杀菌 (4) 脱氧 除去水中的氧气、碳酸气和硫化氢气体。 脱氧方法 氯及其化合物 如次氯酸、次氯酸盐等; 甲醛 既有杀菌又有防腐作用。 化学脱氧法; 天然气逆流冲刷法(气提脱氧); 真空脱氧法。 真空脱氧示意图 三、注入水处理技术 * (5)曝晒(提高温度) 处理过饱和碳酸盐(高温下不稳定,易产生沉淀)。 含油污水处理的措施。 污水回注的优点: ① 污水中含表面活性物质,能提高洗油能力; ② 高矿化度污水回注不会使粘土颗粒膨胀而降低渗透率; ③ 污水回注保护了环境,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6)除油 三、注入水处理技术 * 四、注水系统 注水系统是指从水源至注水井的全套设备和流程,包括水源泵站、水处理站、注水站、配水间和注水井。 1.注水站 主要作用:将来水升压,以满足注水井对注入压力的要求 工艺流程:来水进站→计量→水质处理→储水灌→泵出 储水罐:具有储备作用、缓冲作用、分离作用 高压泵组:给注入水增压 流量计:计量水量 分水器:将高压水分配给各配水间 主要设施: * 2.配水间 主要作用: 用来调节、控制和计量各注水井的注水量 主要设施: 分类:配水间一般分为单井配水间和多井配水间两种 3.注水井 主要作用:注入水从地面进入地层的通道 主要设施:井口装置和井下注水管柱 正常注水和旁通备用管汇 压力表和流量计 分水器 四、注水系统 * 五、注水井投注程序 投注程序:注水井从完钻到正常注水之间所需进行的工作。它包括排液、洗井、预处理、试注、正常注水等几个方面。 1.排液 ① 清除油层内的堵塞物; ② 在井底附近造成低压带,为注水创造有利条件; ③ 采出部分弹性储量,减少注水井排或注水井附近的能量损失,有利于注水井排拉成水线。 * 2.洗井 洗井目的:把井筒内的腐蚀物、杂质等污物冲洗出来,避免油层被污物堵塞影响注水。 洗井方式:一种是正洗,水从油管进井,从油套环形空间返回地面;另一种是反洗,水从油套环形空间进井,从油管返回地面。 3.预处理 预处理目的:为防止粘土颗粒的膨胀和运移,在注水井投注或油井转注前需进行防膨处理。 五、注水井投注程序 * 4.试注 试注目的:确定能否将水注入油层并取得油层吸水启动压力和吸水指数等资料,根据要求注入量选定注入压力。 5. 正常注水 注水井通过排液、洗井、试注,取全取准试注的资料,再经过配水就可以转为正常注水。 五、注水井投注程序 * 第二节 注水井吸水能力分析 一、注水井吸水能力 注水井指示曲线: 稳定流动条件下,注入压力与注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注水井指示曲线 吸水指数: 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正常注水不可能经常关井测静压) * 比吸水指数或每米吸水指数: 地层吸水指数除以地层有效厚度所得的数值。 一米厚地层在一个兆帕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视吸水指数: 日注水量除以井口压力; 油管注水,井口压力取套管压力 套管注水,井口压力取油管压力 一、注水井吸水能力 实际生产中,为了及时掌握吸水能力变化,采用井口压力 * 二、影响吸水能力的因素 (1) 与注水井井下作业及注水井管理操作等有关的因素 (2) 与水质有关的因素 (3) 组成油层的粘土矿物遇水后发生膨胀 (4) 注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