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作文资源开发利用的案例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作文资源开发利用的案例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及报告执笔人: 丁丹红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创新之处,它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虽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但其最终目的是在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形成知识模块的基础上成为具有综合效应的语文素养“集成块”。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再生课程资源。它是一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立体多元整合。它是相对于仅就某一语文知识或技能的单一性学习而言的,是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自然、社会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或项目,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它具有关注生活、突出综合、加强实践、强调自主的特点。
作文资源是指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所有来源于综合性学习各种主题活动的活动过程、活动成果等文本资源、图片资源、影视资源等写作素材资源和学生习作资源。
沿着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这一思路,课题组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这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是检验教师驾驭教材的最佳舞台。作文教学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让学生学会搜集、筛选、整合各种生活资源,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作文教学服务。
因此,课题组设想:传统的作文教学如果能借助综合性学习这一开放而有活力的实践平台作为作文教学创新的翅膀,那么当今的作文教学就能自由飞翔在现实生活变幻多姿、日新月异的广阔时空中。在人教版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课题组最大的一个困惑就是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使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都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如何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这一平台,开发各种学习平台,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实践中搜集、筛选、整合各种资源,为写作“找米下锅”,开发生成源源不断的生成性作文资源,并有效利用这些活化的作文资源写作,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走出一条与作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之路,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其意义
1、综合性学习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教材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为特征来构建新型课程体系,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步骤课题研究 2006年11月——2008年4月
2、课题研究步骤
第二阶段(2007年2月-2008年3月):全面实施阶段,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④确定教学内容,制订写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教学实施计划;
⑤做好教学实践的原始记录,可以是教历、教学后记或教学案例;
⑥定期开展课堂教学专题研究并反思,用于指导进一步的教学研究实践;
第三阶段(2008年3-4月):总结结题阶段,反思总结
⑦学生活动资源、习作资源、教学案例等资料汇总整合、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⑧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理论,撰写研究论文或报告。
六、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资料文献法教育实验法课题研究内容我们关注课堂生成性资源围绕“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等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文化知识、体验感悟、认识思考等,包括学生搜集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都是作文过程性资源。教师开发过程性资源的目的正是在此过程中引导学学生亲近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从而抒写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性资源又可以成为指导、激发学生写作的资源,学生优秀的习作可以发表在校刊上,或出班级优秀作文集,或向报刊杂志投稿。同时优秀作文的写作过程又可作为教师作文教学时的案例,极具资源的价值。作为一个新的课程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自有其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它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调查、实验、观察、交流.、协作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其它学科、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学习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健康和谐发展。七年级上漫游语文世界八年级上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体验类作文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直接参与某项活动或劳动而获取作文材料的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可以是群体的,也可以是个别的,如七年级上感受自然七年级下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充分利用地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所处之地潜藏着极度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和课程标准契合最好的资源,?是生成作文的最优质的资源。????? 我们倡导学生体验民间生活,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活动,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秋游”。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可分解为三个层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