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磁电式传感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1.5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基本测量电路 磁电式传感器直接输出感应电势, 且传感器通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所以一般不需要高增益放大器。但磁电式传感器是速度传感器, 若要获取被测位移或加速度信号, 则需要配用积分或微分电路。 6.1.5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基本测量电路 当测量电路接入磁电传感器电路时,如图6-3所示,磁电传感器的输出电流I为 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6.2.4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霍尔转速测量 * * * * * * * * 第6章 磁电式传感器 6.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6.2 霍尔式传感器 6.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又称磁电式传感器, 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量(如振动、位移、转速等)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它不需要辅助电源, 就能把被测对象的机械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是一种有源传感器。 由于它输出功率大, 且性能稳定,具有一定的工作带宽(10~1000 Hz),所以得到普遍应用。 6.1.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稳恒均匀磁场中,沿垂直磁场方向运动时,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势为 式中: B——稳恒均匀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l——导体有效长度; v——导体相对磁场的运动速度。 当一个W匝线圈相对静止地处于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时,设穿过线圈的磁通为φ,则线圈内的感应电势e与磁通变化率dφ/dt有如下关系: 根据以上原理,人们设计出两种磁电式传感器结构:变磁通式和恒磁通式。变磁通式又称为磁阻式, 图6-1是变磁通式磁电传感器,用来测量旋转物体的角速度。 图6-1(a)为开磁路变磁通式:线圈、磁铁静止不动, 测量齿轮安装在被测旋转体上,随被测体一起转动。每转动一个齿, 齿的凹凸引起磁路磁阻变化一次,磁通也就变化一次, 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势,其变化频率等于被测转速与测量齿轮上齿数的乘积。这种传感器结构简单,但输出信号较小,且因高速轴上加装齿轮较危险而不宜测量高转速的场合。 图6-1(b)为闭磁路变磁通式传感器,它由装在转轴上的内齿轮和外齿轮、永久磁铁和感应线圈组成,内外齿轮齿数相同。 当转轴连接到被测转轴上时,外齿轮不动,内齿轮随被测轴而转动,内、外齿轮的相对转动使气隙磁阻产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磁路中磁通的变化,使线圈内产生周期性变化的感应电动势。 显然, 感应电势的频率与被测转速成正比。 磁路系统产生恒定的直流磁场,磁路中的工作气隙固定不变,因而气隙中磁通也是恒定不变的。 其运动部件可以是线圈(动圈式图6-2(a))),也可以是磁铁(动铁式图6-2(b)),动圈式和动铁式的工作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当壳体随被测振动体一起振动时,由于弹簧较软,运动部件质量相对较大, 当振动频率足够高(远大于传感器固有频率)时,运动部件惯性很大,来不及随振动体一起振动, 近乎静止不动,振动能量几乎全被弹簧吸收,永久磁铁与线圈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接近于振动体振动速度,磁铁与线圈的相对运动切割磁力线, 从而产生感应电势为 式中:B0——工作气隙磁感应强度; l——每匝线圈平均长度; N——线圈在工作气隙磁场中的匝数; v——相对运动速度。 6.1.2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基本特性 当测量电路接入磁电传感器电路时,如图6-3所示,磁电传感器的输出电流Io为 式中: Rf——测量电路输入电阻; R——线圈等效电阻。 传感器的电流灵敏度为 而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电压灵敏度分别为 当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发生变化或受到外界磁场干扰、受到机械振动或冲击时,其灵敏度将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测量误差,其相对误差为 5 传感器的电流灵敏度为 电压灵敏度: 由上式知,B值大,灵敏度也大,因此要选用B值大的永磁材料;线圈的平均长度大也有助于提高灵敏度。 6.2.1霍尔效应和工作原理 1.霍尔效应 §6.2 霍尔式传感器 霍尔效应: 置于磁场中的导体(或半导体),当有电流流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电动势(霍尔电势),原因是电荷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 fL fE v EH d I b B 定向运动的电子除受到洛仑兹力外,还受到霍尔电场的作用,当fL=fE时,达到平衡,此时 霍尔系数,材料确定后为常数 灵敏度系数 霍尔电压UH为: 式中 n为半导体单位体积中的载流子数 E为电子电量 KH为霍尔元件灵敏度,KH=1/ned 对于导体,霍尔系数一般较小,故霍耳元件一般用半导体制作,且愈小(薄),灵敏度愈高 。 2.材料及结构特点 霍尔元件一般采用具有N型的锗、锑化铟和砷化铟等半导体单晶材料制成。 1.锑化铟元件的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