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专题五欧姆定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1.欧姆定律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在前面我们学到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际上是对不同段电路,而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均是对应同一时刻的同一导体,具有“同一性”.即是说,只有是同一段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三者才满足欧姆定律的关系.
2.关于对欧姆定律公式本身及其相关变形的理解.(1)I=是欧姆定律公式,它本身就反映出了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2)U=IR是上述公式的变形,它仅表示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可由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来求得.绝非意味着电压随电流(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从而与电流(或电阻)成正比关系.实际情况是电压与电阻的大小共同决定电流,而电压大小与电阻大小无关.即电压与电流之间有一个因果关系,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在表述时这种因果关系不能颠倒.(3)R=………..伏安法的依据,仍是一个变形式.它仅表示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由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确定,并不意味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实际情况是,电阻的大小早就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了,接入电路中后,即使两端电压升高,其阻值也不会随之成正比地升高,而是仍保持原来值,只是流经其中的电流将增大.
(4)R=表明了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还可以用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的比值来表示R=U/I的物理意义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C.导体的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强度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之比值
2、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下列结论与如图所示图象相符的是( )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3、两个用电器,第一个电阻是R,第二个电阻是2R,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果第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伏,那么第二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
A.2伏 B.8伏 C.4伏 D.6伏
4、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并联在电路中,若加在小灯泡上的电压是7.1V,通过两个小灯泡的总电流是1.42A,则小灯泡的电阻是( )
A.10Ω B.5Ω C.0.5Ω D.0.1Ω
5、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
把它们串联起来,两端允许加上的最高电压是( )
A.10伏 B.15伏 C.19伏 D.25伏
6、如图所示,通过灯泡L1、L2中的电流分别为0.2A和0.3,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1的电阻为15Ω,则干路电流为 A,电源电压是 V,L2的电阻为 Ω.
7、现有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R2=3:2,如果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5V,那么,R1两端的电压将是( )
A.6V B.5V C.9V D.10V
8、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V,L2的电阻是12Ω,电源电压是9V,则L1的电阻是( )
A.6Ω B.9Ω C.12Ω D.24Ω
三、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
1.三个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
2.两个基本规律(欧姆定律: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影响)
3.两种电路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4、如图所示,R2是0~50Ω的变阻器,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是0.5A,电表流A2的示数是2A.求:
(1)R1的阻值和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2)电流表A1的量程是0~0.6A,电表流A2的量程是0~3A.为了使电表不损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至少要多大?
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电阻串联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R1+R2+R3…
(1)特殊情况:
a.当n个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时,电阻关系可简化为R=nR0
b.当只有两个电阻串联时:R=R1+R2
(2)对公式的理解.
该公式反映出了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这是由于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从中可看出: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正比分压)
2.电阻的并联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即
(1)特殊情况:a.当n个电阻均为R0,则上式化简为R=R0/n.当两个电阻并联时,上式可写为
(2)对公式的理解.
因此两电阻并联后,其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一个分电阻.这是由于电阻并联后,等效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从而使总电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