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吸入麻醉》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儿吸入麻醉;术前准备工作;;2.注意事相
应注意化验资料,有无低血糖、低血钙以及钾钠情况,有无凝血障碍。凡肛温38℃以上,血红蛋白80g/L以下,上呼吸道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等,除急诊外,择期手术均应延期,待病情改善后再行手术。此外,还应了解拟施手术的范围和体位,手术创伤程度以及可能的出血量。
小儿不易合作,即使应用部位麻醉(包括局部麻醉)也应按全身麻醉准备。应向父母强调空腹的重要性,说明麻醉诱导前保持胃空虚,可减少呕吐误吸危险,保证麻醉安全。小儿禁食时间超过12h可发生低血糖并有代谢性酸中毒倾向,故小儿禁食时间以不超过8h为宜。近年研究小儿胃内液体排空快,进液体后1/2在11min内自胃排出,2h内其余液体可自胃排出,故主张适当缩短麻醉前禁食禁饮时间,如下表所示。
;表 小儿术前禁食时间(h)
固体食物、牛奶 糖水、果汁
6月以下 4 2
6~36月 6 3
36月 8 3
3.术前用药
麻醉前用药目的是产生术前镇静和安定,抑制呼吸道粘膜分泌,阻断迷走神经反射以及减少全麻药需要量。小儿新陈代谢旺盛,术前用药按公斤体重计算,用量较大。鉴于硫喷妥钠、Υ羟丁酸钠、氯|胺酮、琥珀胆碱等药均需应用阿托品以对抗其副反应(迷走神经兴奋或唾液分泌增加),因此,阿托品在小儿麻醉前用药中占重要地位,剂量为0.02mg/kg,肌肉注射,其作用维持约1h,对手术时间冗长的麻醉,应每小时追加阿托品(追加量0.01mg/kg静脉注射)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阿托品的副反应是引起热潴留,对已有高热或脱水的病儿,可应用术前静脉注射给药(剂量较肌注量减半)。
;
1岁以下小儿,术前用药可仅用阿托品。1岁以上小儿,可加用镇痛药,哌替啶1mg/kg或吗啡0.08~0.1mg/kg肌肉注射,其镇静镇痛作用常很满意。哌替啶和吗啡可产生呼吸抑制,近年已较少应用。目前常以咪达唑仑0.05mg/kg、阿托品0.02mg/kg及氯|胺酮3~4mg/kg混合后肌肉注射作为小儿术前用药,可获得满意镇静效果。咪达唑仑0.05~0.1mg/kg单独肌肉注射1min即起效,10~15min达作用高峰,产生良好的镇静及抗焦虑作用。
;肌肉注射的缺点是注射时疼痛,对小儿是不良刺激,现改用口服法给药,常用咪达唑仑0.25~0.5mg/kg加适量糖浆或含糖饮料口服,用药后10~15min即产生镇静作用,20~30min作用达峰值,口服咪达唑仑后不影响术后苏醒时间,故小手术也可应用。曾比较小儿口服咪达唑仑不同剂量(0.25,0.5,1.0mg/kg)术前用药效果,发现三组镇静及抗焦虑效果相同,但0.5mg/kg及1.0mg/kg组起效较快。口服氯|胺酮4~6mg/kg及阿托品0.02~0.04mg/kg,用药后10~15min可使小儿保持安静。氯|胺酮大剂量(8~10mg/kg)口服,镇静效果好,但不良反应如呕吐发生率也增高,不宜应用。而氯|胺酮(4~6mg/kg)与咪达唑仑0.25~0.5mg/kg伍用,镇静深度可增加。应用氯|胺酮时必须合用阿托品(0.02mg/kg),以减少由于分泌物增多引起喉痉挛的潜在危险性。
对某些较大儿童或急诊手术,术前用药可以采用静脉注射途径,常用咪达唑仑0.05mg/kg或氯|胺酮0.5~1mg/kg静脉注射,可达到镇静效果。
; 吸入麻醉药;本品的呼吸抑制作用较氟烷者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比异氟烷者小;对脑血流量、颅内压的影响与异氟烷者相似。本品不引起过敏反应,对眼粘膜刺激轻微。
以2%~4%浓度进行诱导麻醉、以3%维持时,吸入后10~15分钟血药浓度达稳态,约360μmol/L;停药5分钟后则约为90μmol/L;停药60分钟后为约15μmol/L。血浆消除t1/2呈三相;2.7分钟、9.04分钟、30.7分钟。血/气分配系数为0.63(恩氟烷者为1.9,氟烷者为3.2)。本品主要经呼气排泄,停止吸入1小时后约40%以原形经呼气排出。它在体内可被代谢为无机氟由尿排出,按尿中氟量计,其代谢率为2.89%,比恩氟烷者(0.96%)高,比氟烷(15.7%)低 。;恩氟烷
常规剂量 视病人情况及手术需要而定。须备用准确精密的蒸发器才能使用。(1)诱导麻醉,蒸气浓度一般要逐渐增至3.0%,以4.5%为极限。(2)维持全麻,蒸气浓度0.5%已足够,3.0%为极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