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噪声污染》课件.ppt

发布:2025-04-05约1.95万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绿化带降噪植物降噪机理植物通过叶片、枝干对声波的散射、反射、吸收和衍射作用,减弱噪声传播。密集的树冠层能有效散射高频声波,而地面植被则可减少低频声波反射。绿化带设计要点有效降噪的绿化带应具备足够宽度(至少30米),分层种植结构(乔木、灌木、地被三层结构),以及合理的树种配置(常绿+落叶、针叶+阔叶)。适合降噪的植物理想的降噪植物应具有树冠紧密、枝叶繁茂、叶片较大或较厚等特点。如雪松、香樟、广玉兰、榉树、黑松等乔木,及冬青、杜鹃、南天竹等灌木。附加环境效益绿化带除降噪功能外,还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温度、美化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效益,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设计合理的绿化带每10米宽度可降低噪声1.5-2分贝,30米宽的密植绿化带可实现5-8分贝的降噪效果。虽然与硬质隔声屏障相比降噪效果较低,但其生态和景观价值使其成为城市噪声控制的重要辅助措施。工业噪声控制方法低噪声设计从源头降低噪声产生隔声罩与消音器阻隔噪声向外传播隔声间与隔声室将噪声源与环境隔离布局优化合理安排噪声源位置管理控制规范操作与维护工业噪声控制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控制的原则,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工艺和设备的低噪声设计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隔声、吸声和消声措施则是降低已有噪声影响的重要手段。随着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理念的推广,工业噪声控制正日益受到重视,不仅关系到周边环境质量,也是保障工人职业健康和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方面。设备选择与布局低噪声设备选择原则优先选用低噪声标识的设备考虑设备全生命周期噪声排放比较同类设备的声功率级数据选择振动小、平衡性好的设备考虑设备的可维护性(振动和噪声增加常与磨损相关)设备采购时将噪声指标纳入技术规格要求噪声源布局优化策略高噪声设备集中布置,便于统一隔声处理将主要噪声源远离厂界和敏感建筑利用地形和建筑物形成声屏障噪声源之间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噪声叠加考虑主导风向,减少风向传声影响室外设备尽量布置在非敏感方向合理的设备选择和布局是工业噪声控制的基础工作,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实践表明,与后期治理相比,预先规划可节省30-50%的噪声控制成本。对于新建工厂,应将噪声控制纳入厂区总体规划和工艺流程设计中,形成全过程控制体系。对于现有工厂,通过设备更新和布局优化,也可显著改善厂区声环境,提高噪声控制效果。隔声罩和消音器隔声罩隔声罩是包围噪声源的刚性结构,内表面覆盖吸声材料,外壳采用隔声材料。通过阻断声波直接传播,实现15-30分贝的降噪效果。适用于泵、压缩机、发电机等设备的噪声控制。消音器消音器安装在气流通道中,通过吸收或反射原理降低气流噪声。阻性消音器利用多孔材料吸收声能;抗性消音器利用腔体结构形成声学阻抗,适用于低频噪声;复合式消音器结合两种原理,适用于宽频带噪声控制。管道隔声包扎管道隔声包扎是针对流体输送管道噪声的控制措施,通过多层材料(隔声层、阻尼层、吸声层)组合包裹管道,降低管道辐射噪声和结构传声。常用于高压蒸汽管、压缩空气管等场合。隔声罩、消音器和管道隔声包扎是工业噪声控制的常用技术措施,已形成成熟的设计方法和产品体系。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兼顾噪声控制效果、设备散热、维护便利性和防火安全等多方面要求,进行综合设计。新型复合材料和模块化设计的应用,使这些降噪设备在保持良好性能的同时,更加轻量化、安装便捷且适应性强,为工业噪声控制提供了更多技术选择。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前期规划制定噪声控制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设备选择优先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工艺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敏感时段临时屏障设置围挡、隔声棚等临时降噪设施沟通协调与周边居民保持沟通,及时处理投诉建筑施工噪声管理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建筑施工噪声作出明确规定,禁止在夜间(22:00-06:00)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需提前公告并报批。随着城市建设节奏加快和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建筑施工噪声已成为城市噪声投诉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强施工噪声管理,既是法律要求,也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和谐施工的重要举措。施工时间限制施工时间管理是建筑施工噪声控制的基本措施。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地方法规,建筑施工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特别是夜间禁止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确需夜间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批后方可进行,并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批准文件。为减轻施工噪声影响,许多城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