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试验段小结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7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为全面展开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我标段在K83+320~K83+520段进行了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200米,填筑级配碎石253m3。根据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我部成功完成了该段试验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提供了依据。施工总结如下:
一、在本标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期间,得到了驻地监理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在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按照施工监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进行了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整体施工,并获得了宝贵的级配碎石底基层铺筑试验数据。
二、试验目的
1、确定碾压时的最佳含水量;
2、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
3、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
4、标高、横坡的测量控制方法;
5、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
三、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如下:
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肖重师技术负责人2孙 磊质量工程师3李先元路面工程师4何 峰测量工程师5王大强试验负责人6姚世松现场安全负责人2、投入的机械设备见下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状态备注1挖掘机KOBELCO230台1良好2推土机山推YZ170台1良好3压路机YZ20台2良好4自卸车15T辆4良好5装载机ZL50C台1良好6洒水车8000L辆1良好7平地机PY185台1良好四、施工过程
1、料源
(1)级配料采用K88+600第二备料场拌合的级配碎石。
(2)施工时,使用4辆自卸汽车从拌合场运输混合料至施工现场,保证不间断供料。
2、铺筑前的准备
(1)铺筑前,对路床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
(2)用全站仪准确测设路床每20m的中桩、边桩位置;用水准仪测出填铺厚度控制桩的标高(松铺系数初步定为1.25)。
3、铺筑混合料
(1)自卸汽车每车装料10m3,设计厚度15cm,按松铺厚度20㎝计算,则每车卸料面积为66.6m2。在7.5m×9m洒灰线方格范围内,由专人指挥车辆按网格卸土。
(2)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进行铺筑。
4、标高及平整度的控制
(1)摊铺混合料时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并配合人工修补。
(2)根据松铺厚度标记的中桩、边桩高度,重新对填料顶标高进行复核。
5、碾压及压实度控制
(1)铺筑的混合料最佳含水量为6.2%,最大干密度2.32g/cm3,经检测含水量在7.8%时开始碾压。
(2)碾压时,采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一遍,然后再振压至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止。碾压时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由两侧至中间、轮迹重叠1/2、最大速度不超过3km/h,碾压时应确保均匀,无漏压、无死角、无明显轮迹。
(3)碾压开始后,试验工程师在碾压第二遍过后,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压实度,并将检测结果及时通知路面负责人并做好记录。
(4)根据现场检测记录,碾压三遍后,经检测压实度全部合格。
6、标高、横坡检测
(1)压实合格后重新对填料顶的标高和平整度进行检测,计算横坡度。
(2)根据填筑前后高程差计算压实厚度,推算松铺系数。
五、数据总结
1、铺筑前路床顶面压实检测记录(现场原始检测见附件)
序号检测点压实度%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备注1K83+325左98.19.62K83+340右96.69.53K83+385左95.710.22.08g/cm34K83+375右97.19.45K83+425左97.69.66K83+420右98.110.07K83+460中98.19.48K83+460右96.69.69K83+505左97.69.610K83+510右96.69.82、压实度检测记录(现场原始检测见附件)
序号检测点压实遍数压实度%含水量%最大干密度1K83+330中第二遍94.06.52K83+335右第二遍95.76.43K83+390左第二遍94.86.64K83+385右第二遍94.46.35K83+450左第二遍93.56.36K83+455右第二遍95.36.57K83+500左第二遍94.86.28K83+500右第二遍94.46.49K83+340左第三遍98.35.9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