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练习题 .ppt

发布:2016-09-10约4.28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道德根源于( ) 答案(C) A.先天的人性 B.阶级斗争 C.经济关系 D.生存需要 2.“以德治国”体现了( ) 答案(D) A.道德可以代替法律 B.道德和法律相互对立 C.道德和法律可以并存 D.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辅助父母的义务。” 这说明( )。 答案(A) A.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有重叠 B.违反道德的行为也违反法律 C.道德和法律管辖的范围不一样 D.法律判决与道德评判相一致。 4.“伦理进入企业,心灵进入工作场所”这个口号表现了( ) 答案(C) A.资本主义职业道德的虚伪性 B.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先进性 C.职业道德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D.职业道德的阶级性 5.社会主义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的根本区别在于( ) 答案(A) A.所有制 B.政治思想 C.技术水平 D.社会信仰 6.阶级和国家消亡之后( ) 答案(B) A.法律和道德都还存在 B.法律消亡,但道德还存在 C.道德消亡,法律还存在 D.道德和法律也随之消亡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范畴是( ) 答案(B) A.爱祖国 B.为人民服务 C.爱人民 D.爱科学 8.职业道德真正形成于(   ) 答案(D) A.原始社会初期 B.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时期 C.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时期 D.奴隶社会 9.“治病救人”与收受病人红包是(  ) 答案(C) A.两种并存的医德 B.两种相反的医德 C.前者是医德,后者法违反了医德 D.两者都不是医德 10.以下哪一部分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五爱”的范畴( ) 答案(C ) A.爱劳动 B.爱科学 C.爱党 D.爱人民 11.孔子在《论语》中说:为人师者应当“诲人不倦”。这句名言至今仍在中国广泛流传说明了( ) 答案(B) A.职业道德的广泛性 B.职业道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C .职业道德的有限性 D.职业道德的社会性 12.“统治阶级有统治阶级的道德,被统治阶级有被统治阶级的道德”。这句话说明了(   ) 答案(C) A.道德的时代性 B.道德的普遍性 C.道德的阶级性 D.道德的抽象性 13.良好的道德风气有助于遵纪守法,这是因为(  ) 答案(B) A.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相互重叠 B.道德和法律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C.有些法律规范就是由道德习惯转化而来的 D.依靠道德的约束可以代替法律惩罚 1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体现了( ) 答案(C) A.提高道德修养是人生唯一的目标 B.道德比知识技能更重要 C.道德人格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样重要 D.做一个有德之人是很困难的 15.长辈教导孩子“要爱惜粮食,不要浪费”,其中体现的是( ) 答案(A) A.一种私德 B.一种职业道德 C.社会价值 D.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公德 16.当一个人的行为违背了道德规范时,必然受到( ) 答案(A) A.社会舆论这一“道德法庭”的审判 B.法律的惩罚 C.自己良心的遣责 D.法律的宽恕 17.在阶级社会里(   ) 答案(B) A.有多种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 B.一种法律体系独立,多种道德体系并行 C.只有一种法律和一种道德 D.所以的道德都只是法律的附庸 18.在中国封建时代,道德体系的构成特点是( ) 答案(A) A.家庭道德和宗族伦理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B.士、农 、工、商各自的职业道德分别独立并且同等重要 C.家庭道德依附于职业道德 D.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相一致 19.职业道德建设和个人利益挂钩(  ) 答案(C) A.体现了资本主义道德的阶级性 B.是一切统治阶级道德的根本特点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步骤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应该防止的一种倾向 20.“应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区别( ) 答案(D) A.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区别 B.是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区别 C.是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区别 D.是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2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轮断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是(   ) 答案(B) A.增强自主性道德观念 B.增强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 C.增强竞争的道德观念 D.增强以利益为导向的道德观念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肯定的竞争道德观念的内涵是( ) 答案(B) A.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B.在竞争基础上合作 C.以自我利益的获取为中心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