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1静力学基本概念.ppt

发布:2017-04-22约1.29千字共1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波动和振动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几百年以前,早期的研究常常关心的是音乐的音调或是水波等类问题。而且多半是凭借于感性观察而未能进入定量的分析。   十九世纪初,关于光的波动性质被揭示后,有力地推动了弹性波传播理论的研究。   由于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的需要,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许多数学力学家致力于弹性固体中的波动的研究。从数学上严格地建立弹性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是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1821年Navier首先导出了弹性体平衡和振动的一般方程 1822年Cauchy对包括动力学方程在内的经典弹性理论作出了许多奠基性的贡献 1829年PoissonS.D首先指出了位移波动方程的解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个标量位的梯度,另一部分是一个旋转场。 Lame于1852年明确指出了标量势和矢量势的概念。 1887年Rayleigh有个重大发现,就是众所周知的瑞雷面波。 Knott在1899年首先研究了波在两个弹性半空间交接面处的反射和折射问题;*;*;*;*;*;柯西(Cauchy,Augustin Louis 1789-1857),出生生于巴黎,他在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功力是相当深厚的,在数学写作上,他是被认为在数量上仅次于欧拉的人,他一生一共著作了789篇论文和几本书,其中有些还是经典之作。 柯西在担任巴黎大学力学教授后,重新研究连续介质力学。在1822年的一篇论文中,他建立了弹性理论的基础。 ;*;*;*;*;*; 河北赵州桥建于1400年前(隋朝)跨37.02米、宽 9米、拱高7.23米,钱令希 院士用弹塑性理论计算,结果 ——压力线完全通过拱轴。; 隋允康 教授指导博士生用他提出的结构拓扑优化 ICM ( Independent Continuous Mapping )方法计算 的结果,完全类似赵州桥的构型。;*;*;*;*;下图表示弹性动力学学科归属及位置:;*;*;方法原理 ????? 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炸药爆炸、可控震源、电火花、空气枪等)产生的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不同弹性介质的界面上将发生反射、折射、绕射、频散等现象及其动力学特征,研究地层的结构、构造及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以查明地层、地质构造形态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 地震勘探常用方法有反射波法、折射波法、瑞雷波法和直达波法(含单???、跨孔地震测井)。地震勘探适用于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勘探、水工环地质勘察、岩土层分层、岩性划分、滑坡滑移面勘测、断层构造带调查、震动测试、场地分类、岩土的弹性力学参数测试、地基加固处理效果评价、地下障碍物的探测等。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