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油藏特征研究6.13.ppt

发布:2017-06-16约6.59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油藏特征研究 第一节 油藏构造研究 地质构造是岩石变形的产物。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地层的倾斜、褶皱和断裂。油藏构造则是指油藏储层含油部分的总体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油藏顶部和四周的封盖遮挡条件。油藏的总体构造形态和基本构造特征,是油藏描述的首要内容。它决定油藏的规模大小、圈闭特征和内部复杂情况。 一、油藏构造描述内容 1.构造位置与周围构造的关系 2.构造高点位置与特点 3.圈闭范围与幅度:闭合高度,闭合面积 4.围斜部位的产状:两翼地层产状?地震资料、地层倾角测井 5.构造成因:如褶皱活动、基底活动、地下柔性物质活动等 6.构造内断层:产状(走向、倾角、倾向、断距)、性质 7.构造纵向的继承性、复合性 8. 建立构造总体几何形态的三维数据体 以上各种研究手段所获得的资料途径不同,其构造解释成果的精度就存在差异。资料的丰富程度及资料的精度决定了构造解释的可靠程度,如钻井资料虽然准确,但在勘探初期,由于打井少,资料的控制点不足,也会降低构造图的可信度。因此,油气藏构造特征的分析往往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研究,这样才能使研究成果与真实情况接近或吻合。只有获得准确的信息,才能对油气田地下构造的形态、细微变化等特征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油层微构造研究 油层微构造:由于油层局部的微小起伏和微小断层存在而形成的微小构造。 逆断层: 图中乙井是正常剖面; 甲井剖面中的D1、D2、E、F重复出现→穿过逆断层。 乙井 甲井 851米 利用地层剖面及电测曲线对比确定断点示意图 重复地层的钻遇厚度:F层两次出现时的底界之差--27米(878~851米)。如果是铅直井,此厚度就是地层的垂直断距。 正断层断点的确定--与正常地层对比,地层缺失位置即断点位置; 正断层: 缺失层段在相邻对比井中的钻遇厚度--为垂直断距。 正常地层 断点 ⑴ 井间断点组合的一般原则 ⑵ 断点组合方法 2、井间断点的组合 井间断点组合--把各单井钻遇同一条断层的断点联系起来,研究整条断层特征的工作。 三、井下断点的确定与井间断点的组合 2、井间断点的组合 ⑴ 井间断点组合的一般原则 ① 钻遇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断层性质应该一致, 断面产状及垂直断距应大体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 ③ 断点附近的地层界线:其升降幅度与垂直断距基本 符合;各井断失层位应大体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 ② 经组合后的断层,同一盘的地层厚度不能有突变。 ④ 断层两盘的地层产状要符合构造变化的总趋势。 ⑵ 断点组合方法 ① 有倾角测井资料时,可用其确定各断点断层面的走向和倾向,然后按上述4条组合原则进行断点组合。 ② 无倾角测井资料时:通过尽量多的井,作构造剖面(草图),进行断点组合。 ③ 作断面等值线图组合断点:在断层彼此交叉的复杂地区,一口井往往钻遇多条断层,具有多个断点,此时应绘制断面等值线图来组合断点。 2、井间断点的组合 一般先从远离复杂区的单断区编制断面等值线图→获得断层产状要素,再根据走向、倾向、倾角和断距等资料向复杂区延伸,把多断点区分开来→进而作出各条断层的断面等值线图。 多条断层交汇区编制断面等值线图 在地下构造复杂区,为了较合理的进行断点组合。应先将断面等值线图、构造剖面图和构造草图互相验证;同时,还应参考地震资料、油气水分布及动态资料来验证。 第二节 断层研究 一、研究油气田地下断层的实际意义 二、地下断层存在的标志 三、井下断点的确定与井间断点的组合 四、断层面等高线图的编制和应用 五、断层线图的编制和应用 六、断层形成时期和发育历史的研究 七、断层封闭性研究 四、断层面等高线图的编制和应用 断层面等高线图(断面构造图)--以等高线的方式表现断层面起伏形态的图件。 ★★ 编图原始资料:断点标高数据、井位分布图; 编图方法:三角网法和剖面法,但多采用三角网法。 断面构造图的应用: ▲了解断层面在地下的产状及其变化(起伏形态); ▲了解断层的延伸范围(长度和深度); ▲了解断层互相切割的关系; ▲ 检查断点组合是否正确 五、断层线图的编制和应用 断层线图—指在断面构造图的基础上,绘制出的断层面与油气层(地层)界面的交线图。 ★★ 作图步骤 首先,在断面构造图上作出含油层系顶、底界面与断层面的交线(顶、底面各2条线)--4种方法,相互验证; 之后,在另外2张纸上分别作出断层上盘和下盘各油层组顶、底界面与断层面的交线图。 * 研究地下构造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有效地勘探油气田,合理地开发油气田,需要正确地、详细地认识油气田地下构造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