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市场势力.ppt

发布:2017-06-18约2.66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市场势力 垄断和买方垄断 垄断和买方垄断 垄断就是市场中只有一个卖方,但有许多买方。 买方垄断则是市场中只有一个买方,但有许多卖方。 垄断和买方垄断是与完全竞争相反的概念。 垄断生产者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因此它可以通过投放的产量控制价格。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的产量较低而价格较高。 买方垄断与垄断相似,可以通过调整购买量,控制价格,因此,买方垄断可以以较低价格购买少量产品。 垄断 虽然垄断拥有控制价格的能力,但是垄断生产者并不是完全的价格制定者,它的所有决策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即,垄断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须根据需求曲线、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收益曲线来确定生产量和价格。 垄断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垄断的平均收益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想一想为什么) 垄断的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平均收益曲线。 垄断的边际收益曲线的推导 R=PQ 当P的变动很小时,上式最后一项为高阶无穷小,所以: 两边同除以⊿Q: 如果需求曲线为线性,截距分别为a,b,则 结论:垄断者决不会在需求曲线上弹性不足(即|ED|1 )的范围内进行经营。 垄断厂商的产量决定 例:一个垄断者总成本函数为: TC=10+5Q; 边际成本函数为:MC=dTC/dQ=5;估计需求 价格弹性为-2.0 令MR=MC 得到 MC=5美元=P(1+1/-2.0)=MR 利润最大化的定价应为:P=5/0.5=10美元 如果 E=-4.0 ,则定价应为 P=5美元/(0.75)=6.67美元/单位 例:设生产成本为:C(Q)=50+Q2 需求曲线为:P(Q)=40-Q 求:垄断厂商的最佳产量。 垄断厂商如何定价 理论上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来选择价格和产量。但实际上大多数经营者对他们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并不了解。他们只知道一定范围内的边际成本,此时如何定价就成为问题。 解决方案: 所以: 垄断性市场没有供给曲线 在垄断性市场,一个产量可能对应多个价格,一个价格也可能对应多个产量,所以不存在供给曲线。 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问题 一价格——多产量 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问题 一产量——多价格 垄断市场的税收效果 我们知道在完全竞争市场,对产品征税,税收由厂商和消费者分摊,分摊的比例由需求的价格弹性决定。 而在垄断市场税收的效果就不同了,政府对产品征税,对于厂商来说,此时的MC增加税收t,因此它会以MR=MC+t来决定产量,这样的结果甚至有时候价格提高的程度还大于t。(图10.5) 多工厂的垄断厂商 如果一个厂商有多个工厂,总产量应是多少,每个工厂各自生产多少? 首先,各厂的边际成本应该相同。 第二,总产量必须满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因此,产量加总;边际收益等于各自边际成本 垄断势力 在一个市场中有几个厂商,或者说许多厂商中有个别厂商的产量特别大,这时候就存在垄断势力。即垄断势力的拥有者面临着一条向下的需求曲线,然而这条需求曲线不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比市场的需求曲线弹性要大。 垄断势力的测定 垄断与完全竞争的区别在于,垄断能够控制价格,使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因此测定垄断势力的自然方法就是计算利润最大化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 勒纳的垄断势力度L=(P-MC)/P L=-1/E(P) 对于垄断势力,我们也可以用定价的简单法则,只是需要记住 ,此时E(P)是厂商的 需求弹性,而不是市场的需求弹性。 垄断势力的来源 垄断势力就是将价格定得高于边际成本的能力。 决定垄断势力的因素有: 1.市场需求弹性 2.厂商的数目 3.厂商间的相互作用 对垄断的价格管制(10.11) 在上一章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对完全竞争市场进行价格管制会造成社会的损失,但是在垄断市场,价格管制却可以减少社会的损失。 买方垄断 买方垄断指一个市场中只有一个单一的购买者。 买方寡占指一个市场中只有少数几个购买者。 只有一个或少量几个购买者时,购买者可能就具有买方垄断势力——购买者影响一种货物价格的能力。买方垄断势力能使买方以低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的价格买到货物。 买方垄断分析 ME是边际支出曲线 S是供给曲线:平均成本曲线。 ME位于AE之上,这是因为每多购买一单位,就会抬高所有商品的平均价格,当然抬高的幅度小于多购买者1单位的价格。 买方垄断势力 具有买方垄断势力的买方可以以低于边际价值的价格购买商品,价格低于边际价值的程度取决于买方面临的供给弹性。如果供给非常有弹性则价格降低的幅度小。 买方垄断势力的来源 1.市场供给弹性 2.买方的数目 3.买方之间的相互作用 买方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B+C是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