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轻动词悬挂的动删句-国立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nthulinguistics.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漢語輕動詞懸掛的動刪句*
邱力璟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摘要:漢語是一個輕動詞十分發達的語言(Lin 2001; Tsai 2007) ,本文檢視漢語,發現
有類似於波斯語、愛爾蘭語、希伯來語,和葡萄牙語等文獻(Toosarvandani 2009 ;
McCloskey 1991 ;Goldberg 2005 等)所發現的「輕動詞懸掛類動刪句」現象。所謂輕
動詞懸掛,指的是 :複合謂語1當中,輕動詞部份在動詞組刪略時,遺留在比較上層
的投射。當下層動詞組(VP)發生音韻刪略律 ,遺留了部份動詞性成份在刪略後的表
面。這一類語料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們反應了刪略的範域大小,同時也可以反應刪
略理論的部份面貌。因此本文主張,動刪句所刪略的最大投射應當是動詞組(VP ),
並建議動詞組部份的詞組性空範疇(ellipsis)應當是音韻部門(PF)所處理 。
關鍵字:動詞組、輕動詞、允可調件、韻律部們刪略
壹、簡介
本篇文章主要探討漢語裡兩種輕動詞相關的刪略現象,分別是 「輕動
詞懸掛的動詞組刪略」以及「上層動詞懸掛的動刪句」現象 ,例子則是如
(1)(2) 。本文主要談論幾個重點: [i] 衍生過程:動詞組刪略(VPE)在漢語當
中是由音韻部門所衍生的,因此允許動詞組內部中心語移位發生。輕動詞
移位到輕動詞組的中心語位置後,動詞組再發生一個刪略規則,即能衍生
表面現象。至於音韻刪略的論證,需要幾個客觀的測試,將在本文當中提
及。[ii]語言類型學上的偏好:輕動詞懸掛的動詞組刪略在中文這個輕動詞
相當發達的語言當中,是確實存在的。我們由觀察文獻(Tsai 2009 Lin 2001)
中的輕動詞,及其語料可以得到驗證。 [iii] 中文因為兩類的輕動詞、豐富
的模態詞、還有動詞懸掛類的動詞組刪略,正好提供一個檢驗動詞組刪略
範域的很好標靶語言。藉此可以觀察出時制詞組(TP)和動詞組(VP)之間,允
可動詞做刪略的大小究竟是多大的範域。
(1) 切這把刀,我也切這把刀 [輕動詞懸掛]
(2) 你用這把刀切,我也用這把刀切 [上層輕動詞懸掛]
* 本文乃作者博士論文其中一個章節擷取修改,完成於本人擔任「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
心」博士後研究期間,受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之設置集運作計畫(1/3)(2/3) 」計畫編號
NSC101-2811-H002-057贊助 ,特此感謝。另外要感謝的人很多,包括:蔡維天老師、林若望
老師、張寧老師,劉辰生老師對我原文的意見以及審閱。也謝謝楊中玉、葉詩綺、舒志翔、廖
偉聞、郭貞秀以及林士岳在初擬草稿階段給予我許多協助。本文部份內容首次發表於哈佛大學
所舉辦的IACL-18 NACCL -22 ,感謝會議聽眾的批評建議。
1 包含了輕動詞以及動詞成份。
本文的分析立足於兩個假設:[i] 微言理論的 T 字基模(Minimalist
2
T-model ):在此理論之下,語法的部門由兩個界面 – 感知與運動界面 ,以
3 4
及語意理解界面 ,加上衍生部門組成。詞組性空範疇因此必需在這三個部
門其中一個來運作。也就是說,我們必需討論動詞組大小的空範疇究竟是
5
句法固有的成份生成、加上語意填補而成;或是直接由音韻上的刪略造成 。
[ii] 製圖理論(cartography) :根據這個理論的假定,每個功能詞都有自己的
投射,反應在詞組結構上,這正好符合漢語為分析性語言的特性(Tsai 2007;
2009 及Huang 2009) 。詞組性空範疇有可能在此理論架構下,被分析成不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