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北省天门杭州华泰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共22张.pptx

发布:2018-06-03约3.25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田起义,纵横大江南北,成为清政府10余年挥之不去的噩梦,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与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851年---1864年 材料: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和棉纺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合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持续上涨。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各州县连连下令催交捐税,急如星火,老百姓苦不堪言。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阶级矛盾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 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原 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1843年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启示下,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洪秀全创 立“拜上帝会”, 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但因其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创立的拜上帝会仍旧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 他劝说同学 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率先加入。后来,洪秀全由于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洪秀全 (1814年—1864年) 描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领导人 特点: 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领导人 广西桂平紫荆山 紫荆天王谷   洪秀全和冯云山在广西桂平县的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发展教徒,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扩展到周围数百里。拜上帝教逐渐形成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和石达开六人领导核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领导人 金田起义(1851)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①开始: 金田起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称号 东王 东王 杨秀清 西王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②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意义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③定都天京 (1853年)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围困桂林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定都天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评价 (积极)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你觉得这一方案可行么,说明理由? 未实施 (消极)但是,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⑤北伐、西征 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意义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结果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逼 杀 责 杀 疑 走 185 6年 ⑥天京事变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结果 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