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泰州市海陵学校2018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

发布:2018-06-19约5.0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泰州市海陵学校2018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得分 命题教师:王海静 审核教师:吴萍萍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O-16,C-12,Ca-40, Cl-35.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题一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炼焦 B.蛋清遇浓硝酸变黄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粮食酿酒 2.下列物质的用途没有体现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作制冷剂 B.氧气用于炼钢 C.硫酸除锈 D.Cl2用于自来水消毒 3.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A.羊毛 B.蚕丝 C.涤纶 D.棉花 4.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 B.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C.如果某物质不溶解,就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6.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由12个原子构成 B.X的化学式为CO2 C.C2H8N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 D.C2H8N2中H的质量分数最大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灼烧棉线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上升 8.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的是A. BaCl2溶液 B. K2CO3溶液 C. AgNO3溶液 D. CaCO3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O2、CO2、N2 鉴别 燃着的木条 B H2(HCl气体) 除杂 依次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收集 C MnO2、KCl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D Na2CO3(NaOH)溶液 检验 取样,滴加酚酞 9.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0.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A. 物质的鉴别①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①NaOH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C.物质的构成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D.数字“2”的意义①O2:两个氧原子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11题一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下列归纳全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常识 B.生活化学 ①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它的吸附性 ②充入氮气食品防腐 ①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②家中电水壶中水垢可用食醋清洗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②海鲜防腐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 ①图书、档案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 B.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C.t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 D.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A.向等质量的锌片、铁片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B.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D. 14.A.先加入MnO2,再加热,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ClO3 B.用铜、锌、铁、稀盐酸为药品验证铜、锌、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利用酚酞试液区分稀盐酸、氢氧化钠、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