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学案
一、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考点33 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b)(课本P11—19)
(一)、巩固新生政权
1、抗美援朝意义
2、肃清残余武装和土匪、和平解放西藏意义
3、土地改革意义
(二)、进入社会主义
1、“三大改造”意义:
2、“一五计划”:
(三)、失误与挫折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人们的建设热情空前高涨,但由于对我国国情认识不足,对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国外形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重大失误和巨大挫折。
1、 和 运动: 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 运动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刮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它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2、“文化大革命”: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考点34 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b)(社九P23)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 主要内容 (思想上)
(组织上)
(政治上) 意义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最鲜明的特点:
1、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 展开)
(1)、农村改革:实行
①形成:a、改革,首先在 展开。
b、自1979年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个农户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②地位:
③作用:a、 b、
(2)城市改革:【经济体制(所有制)】
结论:
2、开放(与国外或境外在经济上合作和其它方面交流):
(1)开放,首先从 地区推行。1980年, 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2)后来,开放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 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3)2001年, 标志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4)目的:
结论:
(三)改
显示全部